前言:
最近準備德語的期中小考後,開始去思考一些問題,到底在信息爆炸的現今,有多少人能以穩健、踏實、按部就搬的節奏來成長,
會有這個感觸,不僅是自己掉入了一種追逐熱潮的坑中,同時對於自己周遭的資訊也有越來越有壓力的警訊,平時打開手機有各種通信軟件、微信公眾號、臉書等...
在每天這樣不斷接觸新的信息時,我發現自己都是把這些信息粗淺的掠過而已,甚至也開始衍生一種我知道很多創業資訊、我知道很多科技趨勢、我知道很多名人的高見,我知道xxx;我知道xxx...
負循環:
於是,會開始覺得自己真的比別人懂很多,很能夠東扯西談,表現出一副裝逼的樣子,但實際上每有半點實質的積累,嘴皮上說掌握科技局勢,實際上可能連那門科技的入門基礎都不清楚,搬運他人剩下的簡短結論,還沾沾自喜,更慘的是,這是一種負循環,意味著,你把大多的注意力花在這些“表面功伕”上,其實會更加迷惘、更加浮躁,你會像個溺水般的人,抓取更多這樣的知識,更容易去製造出自己懂很多的幻覺,然而週而復始的循環,更加深化你錯誤的價值觀,於是,你整個人就很難有更好的發展性了。
硬功夫:
如同上一段所述,當陷入負循環中,你會很渴望抓取一堆看似有用的知識,又或者說你會去搜集一堆知識,但是卻不會好好消化他們,關於這個弊端,我覺得其中一個關鍵點在於有沒有真正下硬功夫,它並非只是分享知識、或是秒看秒懂的東西,而是需要很大的行動量,舉例來說:之前學習演算法時,自己讀了老半天,還是看不太懂當中的精髓,但為了要搞懂書中的知識,後來自己錄下老師得上課講解,反覆的播放與理解,直到第三次以後,才比較能粗略的理解。
簡單來說,每項知識、技能很需要很多時間與練習的積累,背後都是需要硬功夫來克服學習上坡的困難,而也正因為難,你更會逼迫自己在腦中刻畫這些基礎的知識,同時,當他慢慢養成這樣的習慣後,挖坑的次數也慢慢逐漸減少,而減少心情浮躁的時間,意味著你比較能進入一個穩定的狀態,做起事來也會比較沈穩與踏實。
總結:
在信息時代,看似網上各種繁華的生機與商機,但往往看了很多,最後落得眼高手低的下場甚至自己還可能一無所有,我覺得能清晰得認知這樣的事實很不容易,
畢竟,在這麼熱鬧的環境下,很多時候自己就會自己代入了,但真相往往是殘酷的,唯有慢慢讓自己認清自我、甚至去增加自己的行動量積累,比較有大的可能避開這些浮躁的坑,而我想,往後一定還會可能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因此想下此篇思考,以提醒自己不再犯舊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