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妈妈帮我剪白头发,一边剪一边说:
“你这三十岁刚出头就有白头发了,我当年四十多才有呢。你承不承认,是你这两年金太忙叨了,没有一个周末能好好在家呆着啊?”
我说:“那周末也不能在家干呆着啊?~”
妈妈说:“怎么不能?周一到周五工作已经挺忙了,周末好好在家休息休息呗~”
与妈妈对话时,没有太多的感悟,但当我写下今天的随笔题目时我突然意识到,妈妈的话确实是“真理”。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连续学习与培训后,最近几天,我在家中休假,但也没法让自己闲下来,总想着要做点什么家务,整理什么学习资料、带孩子去哪里玩......
好似干呆着是种“罪过”。然而这几天的身体却总“慵懒”地开启度假模式,于是我每天好似都在“自责自己什么都没做”和“反思如何告别拖延症和提高做事效率”之间挣扎与纠结。
但是,我忘记了身体发出的信号才是最真实的信号。
当我对生活有疲乏时,我就要找些“鸡汤”来让自己兴奋、正能量吗?
当我对写作有疲乏时,我就要不断地要求和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吗?
我以为是。好似生活唯有“向前、向前、向前”,才不负此生。
但,妈妈的话让我内观了自己:
“我太怕停下来,因为头脑担心自己一点停下来会被生活抛弃;
而身体却怕停不下来,因为太快的节奏会让她乱了脚步,处于亚健康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情绪问题、健康问题~”
敢于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就真的好好放松和放空,拥有随时暂停的清醒度,也是门大学问。显然,在有孩子这四年多里,我还不具备这样的“觉知”。
感谢今天与妈妈的对话,让我突然发现:
“应对生活和写作的疲乏期的办法,不只是突破这一条路,还有另一条,那边是
停下来,接纳疲乏,和它好好的在一起,接纳暂时什么都不做的自己。因为你需要休息~
什么都不做,并不是错。而是一种积极叫停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