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叫王守仁,15岁立志”做圣贤“。
立志,确立志向,人生成为什么人。
拜师,不是一个老师,是很多老师,也可以是书籍。
学习,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本一事,真知即真行,知行本就无二分别。
1、理学和心学有什么差别
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孔孟儒学的范畴。
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颐和朱熹,通过把儒学系统化后的道学称为理学,通常也被称为“程朱理学”;
心学的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强调良知和天理就在人心的思想,通常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从尧舜禹到孔子再到王阳明,一直心传着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相传大道至简,盖因这十六字真言是上古时期圣贤们明心养性之法,是最精要的概括。到了王阳明这里,更是把儒学浓缩成了一个“心”字。儒学即“心”学。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形而下的、向外求索的,研究的是心外之物。他将“心”和“理”完全分开,形成二元对立的格局,积累的是后天经验智慧,发展出来的是自然科学。
王阳明发展出“心学”—与其说是发展出,不如说是重新继承和续接了古圣先贤的儒学正宗,儒学的光辉思想才得以重见天日。王阳明格了朱熹之学,其格物致知是形而上的、向内求索的,研究的心内之道。他提出“心即是理”,“心外无物”,认为心与万物本身就是统一的。他所指向的是先验智慧,要发展的科学是生命科学,这才是生命的大本!《大学》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阳明先生的心学,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因。“内圣”是本,而“外王”是末。“内圣”是因,“外王”是果。没有“内圣”之道的指引和照见就不会有“外王”的显达和成就。同样的,没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修为,就不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功。也因此,“立德”是根本、是内圣之道,而立言、立功则是末流,是外王之术。不先立德而追求立言和立功是舍本逐末、徒劳无功的愚蠢之举。
2、阳明的践行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我们知道儒学的本质乃是“内圣”之学,即通过内省和践行,向内探寻那个与生俱来的天性、德性或自性。当我们找到了这个自在的、自生的、自明的、自觉的、自得的天性之后,生命自会朗现光明。须知生命自身是光明的、圆满的,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只是我们的经验智慧和肉眼凡胎以及所衍生出来的贪嗔痴慢疑阻断了生命自性的光芒,使得我们终日执着于外物,颠倒妄想,舍本逐末,而与自性愈行愈远。当一个人修为达到“内圣”之境,即明心见性了,彼时生命光明了、通透了,黑暗自会消失,烦恼立即不见,生命的终极解脱当下实现。这才是儒学追求的极致境界。
儒佛道三家圣贤大德都在启发我们:人生来圆满、本自具足。凡夫舍本逐末,苦苦外求,而不知道内在的自性才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外在的一切以及我们人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不过是内在自性的显化。因此,只有下足“精一”功夫,不断去除身心思想中的不良之物,知行合一,让自性的光辉照耀我们的人生,才是人生应有的终极追求。
阳明先生践行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就是一场觉醒的修行。我们本自觉醒,本来就是“中”,就是“至善”,可是后天的经验智慧让我们的心蒙上了尘土,迷失了人生方向。而修行就是为善去恶,去伪存真,弃丑求美,通过知行合一的不懈努力,克服人世间的一切磨难和阻挡,终究要达到彻底觉醒,从而完成这一生的使命,实现生命的终极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