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的奇葩说轰轰烈烈的落下了帷幕,“奇葩王”之争的决赛看的也是不痛不痒,我以为奇葩说也就这样不咸不淡的结束了,虽然在周五预告说还有一场四届奇葩王对阵四位导师的“表演赛”,但是我也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毕竟“表演赛”的含义大家都懂的,坚持去看也不过是为了给奇葩说画上一个句号。
不过看完这场“表演赛”,我真的很想爆粗口,这是表演赛嘛,这分明就是一场“刀刀见红”的,一场高质量的,一场综艺与辩论完美结合的顶级赛事。这样说可能有点评价过高,不过我还是要这样说,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现出我对这一期“奇葩说”的喜爱。
这场“表演赛”的辩题是“我们终将变成我们讨厌的人,是不是坏事?”这句话当年流行的程度不亚于奇葩说,而且确实是击中了不少人的内心,那么我们终将变成我们讨厌的那个人,是坏事吗?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们小时候讨厌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嘛?我们小时候喜欢的就一定是好的嘛?我也不知道。
看了这个辩题,我想到如果替换一个词呢,我们终将变成我们喜欢的那个人,是坏事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当然很好,但是,这真的很好吗?我们小时候都喜欢什么,有人喜欢科学家,有人喜欢画家,有人喜欢CEO,然后我们最后都变成这样的人了,结局很美好吗?恐怕未必,因为现在的我们知道,科学家可能要长时间的待在实验室,画家可能都看不上主流世界的思想,CEO可能连自己的休息时间都没有。
所以你看,不管是讨厌还是喜欢,我们对最后的结果好像都不太满意 其实问题的症结在“终将”而不是讨厌或者喜欢上。终将,就是还没有发生,也就是以现在看未来,那么也就是以现在的标准去评判将来的事情,这种做法本来就是不科学的。
我们的成长不就是在不断打破之前的认知,建立新的认知,打破之前的思维,建立新的思维。小时候的我们觉得大人之间的寒暄,客套是如此的虚假,但是现在我们知道,那不过是成人世界的“社交表达”而已;小时候的我们觉得读书没什么用,最多也就是对付考试,但是现在的我们知道,这世上最有用,投资最少收益最大的就是读书。
好坏,对错,喜欢,讨厌,本就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也许之前喜欢的后来就讨厌了,也许之前觉得是好的,后来觉得也没那么好了。就像蔡康永说的,我们小时候饿了就会哭,不开心了就会大喊,也不管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了,渐渐的大了,我们知道克制我们的情绪了,这是我们的人性逐渐战胜动物性的过程,这不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嘛!
我们最终不会成为我们所讨厌的那个人,因为我们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的,没有理由讨厌;我们最终也不会成为我们喜欢的那个人,因为喜欢这件事只可远观,一旦走进,就会发现原来底下还藏有那么多我们不喜欢的。我们最终只会成为我们自己,有可能喜欢,也有可能讨厌,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我们自己。
有人可能说,就算成为了自己,那也不是奇葩啊?你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难道还不是这个世界的“奇葩”,不过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开出自己的“奇葩之花”,毕竟我们每个人都美的像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