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愿不愿意,2017年的背影开始渐渐模糊,2018年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我们面前。每年辞旧迎新之际常常是大家拿出自己新年计划的时候,可是,回头看看去年的计划,再对比今年的新计划,你的新年是否还躺着去年没有完成的旧计划呢?
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过下面这段有讽刺意味的英文段子:最初制定于几年前的计划一拖再拖,终于再度出现本年的新年计划里。这让我想起中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让每个人写一写新年新计划,一个淘气的男生课后调皮地说:“只要把去年的拿出来抄一下就可以了,反正也没完成,我就打算新年老计划。”这听上去确实简单易行(当然,也有可能他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可是,我们制定新年计划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一个计划制定的时候就知道根本不会去执行,制定计划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为什么新年伊始兴致勃勃、雄心壮志制定的计划常常会不了了之呢?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可是泛泛地说执行力这个概念还是太空洞,执行力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执行力的强弱呢?
首先,执行力受认知水平的限制。
说到执行力差,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懒惰、拖延症。可是,实际上懒惰和拖延症,它们本身并不是执行力差的原因,而只是执行力差的表现。蔡叔在他的《认知突围》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初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表现。认知能力受限才是执行力差的根源,表现为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拖延症。而李笑来老师也在他的文章中写到执行力这个东西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想明白”这个动作的自然结果。
那么,如何理解呢?其实,简而言之,就是你对你所拖延的这件事情对自己的重要性的认知还不够,也即看不到做这件事情和自己想要的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比如说有人明确地告诉你,如果你去做那些不是自己本职工作所必须做的且要承受更大压力的工作就给你升职并且薪水翻倍,相信很多人会愿意去做这些额外的工作。然而,如果事先不做这样的承诺,而是告诉你这两件事情存在着强关联,那么其中的一部分人就可能会因为看不到确定的回报而放弃去做。只有那些真正认为这两件事确实存在强关联的人才会着手去做,并且持续去做。因此,认知的差异会带来执行力的差异。
“懂得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然而,恐怕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了吗?”
其次,目标的可行性对持续执行产生重要影响。
执行力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目标的可执行性差。当一个目标非常大时,我们首先需要给这个目标设定一个合理的期限,然后将这个目标结合期限层层分解到一个个更小的目标,阶段性地分步去实现。这就好比一个人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如果看不到尽头,走着走着,就会失去动力。而如果我们设定更多的阶段性的路标,比如说先走到远处的一棵树,再走到更远处的一座桥,然后再翻过前面的那座山……这一个个可以看得见的目标会给你更明确的反馈,从而使得你继续前进。
明确而及时的反馈是使人赖以坚持做一件事的动力,因为人是需要短期刺激的动物。这也是游戏让人沉迷的原因,因为你在游戏中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可以得到即时的明确可见的反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游戏的世界中做得很优秀,但在现实中却不尽如意,因为现实中的反馈往往不会来得那么直接而及时,从而使人失去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人为地设定这些反馈,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给自己阶段性的成就感,以打怪升级的游戏模式去完成你的目标。
最后,怕丢脸的心理会阻碍人们着手执行。
人们拿不出执行力去开始做一件事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失败,担心做得不好会出丑,丢了面子,伤了自尊。比如,说想练习英语,但怕自己说得不好不敢张口去说;想学习写作,又怕写得不好不肯开始写;……
自恋是人类的本质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说:你是好的。从一方面来说,自恋是推动人进步的内在因素,因为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然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由于做一件事情可能不成功,从而担心他人对你的评价降低,这时候自恋就会成为束缚一个人进步和成长的内在原因。
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问自己:面子和成长,哪个更重要?认为面子更重要的人会选择固步尘封在原地,而那些认为成长更重要的人们则会选择放下面子,接受出丑的可能,在试错中取得进步。
从我自己的体会而言,每一次丢脸的经历都会促进我取得很大的进步。因为每一次意识到会丢脸或者每一次丢脸之后,我会花更多的心力去准备,去逼自己做得更好,而这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总之,先把自己丢出去再说,把事情先做起来,然后再慢慢去做好。没有人天生就会飞奔,我们都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2017年对我来说真的是奇妙而收获满满的一年:
这一年,我的承受了超强的工作负荷,完成了数个超大项目。
这一年,我在工作之余完成了我的第二个硕士学位的所有课程和考试,即将开始毕业论文的准备。
这一年,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开启了从未有过的神秘的非洲之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投入到野生动物保护以及援助非洲儿童教育的公益活动中。
这一年,我由《得到》链接到了《一块儿听听》,由《一块儿听听》链接到了MJ老师的“超级数字力课程”,又由“超级数字力课程”链接到了宛不大的知识星球,最后链接到007写作不出局社团。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认知不断拓展、升级,还结识了许多许多来自各行各业各地的非常优秀的人。
这一年,我开始了很多新的实践:每天读财报,把所学的财报知识运用于投资领域;开启基金定投、美股定投;开始自己摸索区块链的知识,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学习领域,好在现在有了一群同行的人;开设自己的公众号,开始写作之旅。
这一年,我的感受是非常充实,而且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步伐是加速的。
2018年,我的希望和计划是:
花时间在锻炼身体方面。这是我在2017年做得最不够的方面,也是一项没能执行的计划。健康是最基本的能力--这是我要建立的认知;开始瑜伽和跑步(每周2-3次)--这是我逐步分解的量化小目标。
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平均每天不少于2小时/ 期间不使用手机);和家人一起旅行。
完成硕士论文和答辩,取得第二个硕士学位。
工作上除了完成已有的年度工作目标,还要抽出时间来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归纳,找出进一步提高效率的方法。
每天至少读一份财报;继续学习其他领域的投资。
每月至少读2本书
持续写作,至少7天1篇,向每周2-3篇努力。
链接更多优秀的人。
学会1项新技能。
最后一条:不要让以上计划躺在2019年的未完成项里。
曾经有人问我做这么多事会不会很累。我想,“累”可以分为两种:身体的累和心累。当我不做事的时候,我的心会累,心累也会带着身体累;而当我在做事时,我的心会充实而兴奋,我享受这种感觉。同时,我也坚信言传身教强于苍白说教,我希望我的生活态度能够感染到我的孩子,也希望他能为自己的妈妈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