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我曾经去过一次的。那里温暖而有温度,红绿灯有牡丹形的,夜晚树上的灯和灯笼亦或是中国结都是那般好看而给外地人足够的安全感。
再一次去到洛阳,我心中是那样期待,只是期待落空的失落感也确实在我的心里出现过。
坐上去高铁站的地铁,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洛阳之旅,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位,于是找了一个小角落靠着,环顾着周围,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一双熟悉的眼睛映入眼帘,眉毛那样长,单眼皮炯炯有神,眼睛那般纯真好看,看其脸庞,是那样的有少年感,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了我的高中时代,曾经我也如此迷恋这样一双眼,一个人,欣赏他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的模样,偷偷嘲笑他打球的搞笑模样…后来,分了班,也就断了联系,什么都淡了,直到今天,我再次想起你,你们的眼睛那样相似,我怎能不想起你。只是曾经的我们被囚一方,现在天地之大,任鸟高飞,我们又怎能再次相遇呢?心中不禁如此感叹道。后来站了一站又一站,终于到了地方,见到了我的朋友,我那回忆中的忧伤也已消失不见。
我是如此期待见面,如此期待重逢,如此期待这次旅游,路上车水马龙,车内人流鼎沸,幸福在我们朋友四人身上顺利地发生着,只是幸福的虚影下隐藏着微微的怨恨和不满。
就比如说一个朋友的处处计较与衡量。我们相识时,我便知道她独特,她与别人之间隔着深深的界限,大小账她都与人算的明明白白,那时,我敬佩她,敬佩她的独特,敬佩她的胆量,可是这也是阻隔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的缺点,我们是好朋友,却也仅仅是好朋友,关系没有说太好,但是又远超普通朋友。那时她点了饭,两盘菜,我各尝了它们,我们各自点了各自的,串是平摊的,然后就在我们算账的时候,她说我应该转给她两元多,当时听到的时候是震惊的,但我没有表现出来,默默地给她转了三元,就是说不出来的感觉,那种滋味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心中五味杂陈。
之后我们爬了老君山,也许我的确不像年轻人,追不上时代潮流,记不得流行拍照动作,只会一味地比耶,记录美景,记下此刻,不懂氛围感,不晓得跟随大众拍下的照片有何意义,那时赶上端午,人很多,狭小的密闭空间没有丝毫我的容身之处,人们只是拿着手机或相机反复拍,人们只是学着网上的动作反复摆拍(部分),我的朋友们亦在其中,为了出片,为了学习网上的,个人来说非常不理解,不理解又如何,我们尊重。
也许我是极守旧的一个“假年轻人”,冲浪的速度很慢,没有耐心追剧,但若遇到喜欢的,必然一点也不落下,喜欢看帅锅,却不喜欢快速确定的恋爱,而是缘分所促就的喜欢,喜欢出去旅游拍照,却又极讨厌模仿摆拍之类的,而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旅游的过程,感受此地的风土民情,吃各地的特色小吃。
这次去洛阳,我依然很喜欢洛阳这座城,只是我也要审视一下这个现象以及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个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