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涵茜,历史周记

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重重

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和俄国

时间:由1914年到1918年

导火索:普林西普刺杀裴迪南大公夫妇萨拉热窝事件

进程: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非洲,亚洲等地也有涉及。

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

加速战争结束: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同时,除了塞尔维亚等国是为民族独立而战,其他国家都是为了分赃不均而火拼,是一场帝国主义为利益不均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九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三月

结果:建立了临时政府,但并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引起人民更大不满

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6日

人物:列宁

指挥地点:斯莫尔尼宫

成功标志:攻占冬宫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时间:1917年11月7日晚

措施: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将大攻略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私有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废除沙皇正符合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的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