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读后感
凯文·凯利,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在本书中充分体现了他这两个头衔的具体含义。
这本三百三十九页的书总体来说只写了一件事,那就是“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虽然这本书分为十二章,但除去作为序章的第一章和作为总结的最后一章之外,剩下的十章描述的只不过是那样的未来的一个面。
就像一个十面体,他用了十个标签贴在了这个十面体的每一面,然后用一章去叙述为什么他要贴上这样的十个标签而不是另外十个,然后告诉我们,这个十面体就是必然的未来。
我想这个他用十二章描述出框架的十面体确实是必然的未来。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被科学拖着飞奔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改变,自然而然。所以当科学进步的时候,人类只能跟着进步,这是不可选择的。
那么,他到底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信息的超速收集,整理,读取的未来。
信息将会以人类现在所想象不到的速度和方式被我们所创造出来的机械收集起来,整理一番,然后反馈给我们——或者由我们亲自整理。
当然这么说实在是有些大而化之了,让人无法准确快速的想象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所以KK具体的将这个图景分为十个部分,慢慢的告诉了我们。
——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
光这么看似乎还是不太能把握这个未来是什么样,那么不如再换一种稍微细节点的描述。
智能化;
信息的快速变化;
可操作屏幕取代一切界面;
人们更倾向于租借而非购买;
共享会更加流行;
信息会更便于查询和推荐;
对信息的再排列更流行;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会更频繁;
人自身的信息会被大量收集;
我们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这就是KK为我们描述的那个十面体未来。
这个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透明,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会以各种形式被收集起来,然后供所有人读取,而且是以极为快捷便利的方式。
地球这边的人做了什么,地球那一边的人可以在下一秒就知道(甚至可能还用不了一秒);总统竞选许下的承诺,人们立刻就能知道可不可能兑现;明星出道的瞬间,老百姓们就会知道他/她过去的所有丑闻内幕……
甚至建立于这种对于过去与现在的全知之上,人们还可以预知未来。
怎么,不相信?
让我们回忆一下《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里西德维尔的话:“二十一世纪,就是一本数码书……你的银行记录,病历,投票模式,电子邮件,通话信息,SAT成绩……评估人的过去,预测人的未来。”
是的,收集一个人所有的信息,加以评估,就能预测出这个人的未来。
比如说我们知道某A先生四月理过一次发,六月理过一次发,八月理过一次发,自然就能预言出他十月还会去一次理发店。他前天吃的牛肉面,昨天吃的牛肉面,今天吃的还是牛肉面,那明天很可能还是吃牛肉面。
人的行为模式不会轻易的改变,所以知道了一个人的过去,也就知道了他的未来。
而如果收集了全人类的信息并加以评估,就可以预测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
如果再加上收集到的自然信息,就可以预测出整个世界的未来。
收集到的信息越多,处理的越快越好,对未来的预测就越精准。所以科学会拼命的加速信息的收集速度和整理速度。天上的卫星,实验室里的人工智能,你常去饭店的VIP卡……科技在向前发展,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变得无处不在。
最终,我们将身处于一个透明社会。自己是透明的,别人是透明的,整个地球都是透明的。过去是透明的,现在是透明的,甚至未来也是透明的。
那个未来,如同本书的第一章所述,已经在形成之中。
信息时代的真谛,这才要刚刚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