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很多孩子的作息还是调整不过来,晚上不睡,早晨不醒。
父母晚上着急,孩子却玩的欢天喜地;父母早晨着急,孩子却躺着赖床不起。
有朋友问我,小宝的作息怎么调整的那么快?我想说,其实,不是调整的快,而是保持的好。当然,仅仅保持是不够的,谁还没有破例的时候呢。技巧在哪里呢?
先举个例子:小宝洗漱之后,通常就直接睡觉了。但是他今天嚷嚷着要看书,没看够。我起初提醒他,该睡觉了,明天再看。他不同意,哭闹起来。我于是给了他两个选择,我跟他说:小宝,你要是现在睡觉,明天就能睡够了再起床;你要是现在看书,明天就可能没有睡够闹表就叫你起床了。他一开始还坚持要看书,我又重复了一遍这两个选择,并且把每一个选择的结果都告诉他,他没再抗拒,就睡觉了。
早晨起床也是。小宝会一直嚷嚷着没睡够,并且故意盖上被子继续睡。我也不着急,不催促,只是告诉他:一直到我们出门之前你都可以选择睡觉,只是没有洗漱和换衣服的时间,你就只能脏兮兮的穿着睡衣去幼儿园啦;要是现在起床,就还来得及洗漱和换上出门的衣服。
这个时候,小宝就会说“我不想这样出门,我也要穿厚衣服”,之后,顶多在磨蹭一会儿,自己就配合的起床收拾了。
听完是不是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咋就这么乖呢?我怎么就不行呢?如何让孩子的选择符合父母的预期呢?今天我就分享我的经历给大家。
一划清界限分清主权
首先我要问父母们:到底睡觉是谁的事情?起床又是谁的事情呢?
如果父母把孩子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当做自己的分内,那么孩子也会觉得睡觉和起床这件事情只是父母的要求,和自己没有关系,他只要随心,不听从就好了(叛逆期孩子的正常反应),如此孩子晚不睡早不起是必然的事情。为此,父母不少着急,甚至因为孩子晚上不睡觉批评、训斥孩子,孩子痛哭含泪入睡;早晨拖拉硬拽孩子起床,孩子各种抗拒,一大清早,家里就鸡飞狗跳,温馨感支离破碎。
当然了,父母们会说:他那么小,自己又没有时间观念,哪里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啊?
很简单啊,让他知道就好了啊。
划清界限,分清主权。这八个字很重要。只有做到这八个字,父母才能放下自己的压力。睡不睡觉?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那完全是孩子的事情啊,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孩子的事情,他就要自己说了算,要自己做主,要自己安排,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他就会慎重(慎重有些严重,但就是这个意思)。
二父母提出选择要谨慎
给孩子选择,不仅仅是问孩子“你是现在睡觉?还是晚点睡觉?”这样的问法,孩子只会随意的选择。他累了,就会选择“现在睡觉”;他要不困,那就必然选择“晚点睡觉”。
但是父母是希望孩子选择后者的,只是在孩子选择了前者之后,反倒自己骑虎难下了。
给了孩子选择权,那就要尊重孩子,可是尊重孩子,就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而且还把自己埋里面了。
三提出选择的技巧
让孩子做选择,怎样才能有效?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技巧就在这里:告诉孩子不同选择所对应的结果。
这个结果是自然的结果,是因为不同的选择必然出现的结果,而不是父母的威胁或者训斥(这是父母情绪的失控,是育儿的败笔,应该自己调整)。
例如,孩子晚睡,结果是早晨起床困难。孩子起床困难,结果是可能迟到。诸如此类的,都属于自然结果。什么是不自然的结果呢?相信父母们心里已经明白了。
四如何让孩子的选择符合父母的预期
父母在给孩子提供选择并且说明选择的结果时,任务就是陈述一个事实,不需要带着情绪。
不需要为了孩子选择自己预期的选项而给这个选择附加任何奖励或者许诺,同样的也不需要为了孩子摒弃我们不想要的选择而给这个选择附加上任何的威胁或者训斥。否则,选择就不再客观,而是被父母操纵,选择也就没了意义。
五孩子的选择背离了父母的预期
即使孩子选择了我们并不倾向的结果,不要诱导孩子改变。
只需要再向孩子强调他选择的结果,并且确信他已经明确的知道,这个选择可能给他带来的影响,而他愿意接受这个影响(这一步骤很关键,再次的提醒,可能会让孩子回心转意。并且不给他事后的耍赖留下找借口的机会)。然后让他自然而然的经历自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结果就好了。
好的经历,他会愿意继续;而不好的经历,他忘记了,我们要帮他记住。用来在下次他做出同样选择的时候,作为提醒。提醒时一定要特别强调他承担的不如意的结果,从而让孩子做出我们预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育的选择。
上述的技巧,不光针对孩子睡觉和起床的问题,在任何问题上都可以用到。
关键点就是:划清界限,分清主权,(父母)客观说明,(孩子)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