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似雪柳如烟,
祇园轻偎八坂边;
茶室町屋牵手盖,
花见小路遇婵娟。
都说京都最具日本风情,也寄托了中国人怀古伤今的情怀。这里是日本在我国唐朝时期的首都,建筑也多模仿唐朝首都洛阳营造而成,所以,唐风宋韵一直在这里徘徊和流连,而且,一等就是上千年,似乎只为一次擦肩、一次回眸;只为拼取一生断肠,也要消他几度回眸,果然,我混迹在众多的游客当中也来到了京都。
看过由巩莉、张子怡饰演的“艺伎回忆录”后,无不为那段荣辱沉浮的艺伎生涯唏嘘不已。漫步花见小路,游览祇园神社,又恰逢一年一度祇园祭的高峰,在游人如织的街道上,许多身着华丽和服的女子宛如惊鸿一瞥,恍若隔世般迷离,影片中小千代及众多艺伎的俏丽映像霎时在脑海中浮现。心中即为小百合的风华绝代而赞叹,也为其强颜欢笑的无奈而叹息,又为她与主席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而伤感。
祇园茶馆故事多,
浮华岁月徒奈何;
宋韵唐风他乡在,
难敌千代一秋波。
若论印象最为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非着和服、趿木屐的日本女子莫属。据说在日本,男子对女子颈项的迷恋就如同法国男人对女人长腿的感觉一样。而和服的后脖领之低,足以见到颈后好几个隆起的脊椎。趿木屐走路时则讲究如细浪漫过沙滩时的感觉。故貌似甲胄般累赘的和服及拖沓的木屐,却有着朦胧且难以察觉的性感和妩媚,而且,还给人以端庄典雅,娉婷袅娜,如风摆杨柳般的赏心悦目。
国内的某些怪蜀黍常将和服腰带背后的包包称之为“枕头”,并常以猥琐的解释进行亵渎。其实,和服的腰带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不同的花结也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表达着不同的信仰和祈愿。即使是歌舞伎腰带背后的结,在西阵织的和服中也有专门的名称,称之为“宽垂带”。
早在江户时代,一些有钱人家的年轻女儿,喜欢将腰带结成“宽垂带”的款式。于是,艺伎馆里被称作妈妈的女将们,为使自己的艺伎能够体会一把当好人家女儿的感觉,也让出生贫寒的艺伎模仿生活优裕人家的着装,之后,歌舞伎们就将腰带结成宽垂带的样式。这也勉强有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温情了吧。
莲步轻移花见羞,
一摇三曳更温柔。
娉婷袅娜泥金扇,
燕语莺啼凤髻头。
古茶馆,町屋楼。
谁家红袖最风流。
沉浮多少辛酸泪,
难解风尘个中愁。
“冷月呵,孤影绰约,沾衣露华浓,徘徊起,风吹仙袂一双泪眼矇……”凄楚哀婉,细柔绵长的歌声如丝竹般在空中飘渺,伴着媚而不俗,妖而不艳的舞姿,歌舞伎们整齐划一地手执折扇半掩起一张俏脸,让人欲罢不能。
然而,当我知道日本现代歌舞伎都是由清一色的男性扮演时,原本还兴趣盎然地欣赏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了,甚至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