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论坛见同业网友动不动来上一句:“已辞,再也不见”,看官们一问原来是跳槽同业了,原本大家还想请教些经验与出路,突然感觉毫无必要了。
不知道你们那边对同业跳槽如何界定,我们这边只会用“跳槽了”,而不会用“辞职了”进行称呼。从银行跳槽到别的银行不算辞职,只能算换换风水。
同业跳槽,一般干的事情出不了“五服”。干柜员的大概率还是去干柜员,干客户经理的有机会做个团队负责人或网点负责人就算高升了,干后台的大概率还是去干后台,商业银行就是这样,你有了何种经验就只能选择干什么事情,像是前台转后台这种事,除了你有门路,一般很难发生。当然,如果你是四大跳其他非四大,也是有一定谈判可能的。
老实讲,同业跳槽一般发生在这几种情况下:资源变现受到所在行政策阻挠出现困难、得罪了上级领导堵死了晋升路线、所在机构领导管理不对味、所在行与其他行薪资待遇差距明显、不良缠身想早脱身、跳槽单位有靠得住的大腿值得投奔等,除了这些比较致命的因素外,盲目同业跳槽意义不大,尤其是柜员跳柜员这种,如果没有薪资或工作强度的较大差异,更是没任何意义。
首先,跳槽穷半年不只是说说。客户经理跳槽也得重新熟悉新东家的政策和环境,有些事情即便你功课做得再好也没有亲身经历来的实在;柜员跳槽也得重新背代码和熟悉流程,增加了前期业务出错率;即便是中层跳槽,在没有大腿傍身的情况下,也很容易陷入新的职场漩涡。种种因素将直接影响你的工作强度和收入,跳槽前待遇已经定好的还好说,但基层一般没这个说法,中层有可能面临不兑现的尴尬。
其次,国内除了那几家领跑的,同序列的银行均大差不差。每个银行说是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其实并非这样,看一家银行最好先查查它的股东和高管履历,有些偏官僚、有些偏市场,这都直接影响该家行的行动基调,在产品都大差不差的情况下,如果你适合狼性的,可能某生、某商、某安好一些;如果你适合安稳的,可能四大城商和某海、某丰更好一些。因此,跳槽要有目的性,同类型跳同类型,有时候你想要的可能根本得不到。
最后,离开银行业才算离职。它意味着你从根上告别了银行系统,有了新的行业选择。基层银行从业者的视野相对较窄,从事的工作大多为程序化与去能力化较强的工作,要么就是营销相关,实际上并不需要较深的专业性知识。在如今各行各业都趋向变革的背景下,很容易被套牢在银行,锻炼不出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多技能储备,银行好的时候还能适应,在如今银行基层逐渐繁忙的现状下,抗风险能力会变相减弱,失去了离开的能力,那就只能慢慢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