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音乐里的故事16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由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嘎作曲,德德玛演唱的歌曲,于2000年初在内蒙古春节晚会首次演唱,收录于德德玛2001年12月1日发行的专辑《牧人》中。
德德玛版《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541147A2?share_source=copy_web
一、词作者席慕蓉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10月15日生,蒙古族,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在抗战烽火中,席慕蓉出生于重庆,幼年时随父母辗转于南京、上海、香港,1950年代定居台湾。她是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50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蓉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席慕蓉的父母都是蒙古族人,但46岁以前的席慕蓉从未见过自己的家乡,父母口中的大草原对她来说,是一个模糊而又向往的影子。1989年,席慕蓉首度飞赴内蒙古草原,让她心中藏了多年的乡愁一下子迸发出来,于是创作了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1999年,内蒙古电视台筹办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想请德德玛参加。她本来大病初愈,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但不好推卸。唱什么好呢?她想写一首新歌,以此表达心中的感情。由谁来写?她想到了席慕蓉。这之前,她亲眼见到席慕蓉跪在草地上,双手捧着热土,泪落如雨。她也跟着落泪。
那是1998年10月末的一个晚上,德德玛在内蒙古卫视的《草原往事》节目中看到了席慕蓉第一次踏上草原寻根的场景。德德玛被席慕蓉的故事所感动,有了认识席慕蓉的想法。第二天上午,蒙古族作曲家乌兰托嘎来家里串门,德德玛就迫不及待地向其提到了有关席慕蓉的电视节目,表示想认识席慕蓉一下。没想到,乌兰托嘎认识席慕蓉,并表示席慕蓉就在北京。次日上午10点,乌兰托嘎将席慕蓉领进了德德玛的家门。在交谈中,德德玛提及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认为这应该是一首歌的名字,于是请求席慕蓉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写成歌词,并让乌兰托嘎作曲。
一周后,写好歌词的席慕蓉从上海将歌词传真给了德德玛。收到歌词后,德德玛非常感动,但认为个别的地方有点乱,不适合歌唱,让席慕蓉再改一改。两个月后,在台湾的席慕蓉再次给德德玛打去了电话,表示修改完成,如果哪里不合适,可以再改。
歌词第三句“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中的“描摹”二字让人感受到,此句出自画家之笔。
二、曲作者乌兰托嘎
乌兰托嘎,蒙古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1958年4月1日出生于海拉尔,受家庭文化环境熏陶,8岁时,他就谱出自己第一首曲子。197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后到中央音乐学院深造。1984年创作第一部交响曲《骑士》,开始受到业内同行和前辈关注。
1988年为蒙语歌曲集《蒙蒙细雨》作曲成名。代表作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草原在哪里》、《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等。
席慕蓉改过的歌词让德德玛很满意,当天就把乌兰托嘎叫到家里,让他一定要好好写曲子。德德玛让乌兰托嘎注意,这个曲子不是写乌兰托嘎,也不是写德德玛,而是写盼了几十年终于扑到草原怀抱的席慕蓉。因此,不能完全写成蒙古民歌的传统风格,否则那就不是席慕蓉了,既要有蒙古民歌的味道,又有创作的味道,还有流行歌曲的味道,这样才符合席慕蓉的身份。面对着歌词,乌兰托嘎热血沸腾,他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对着歌词一边放声歌唱,一边创作简谱。当乌兰托嘎带着谱好的歌来到德德玛家,并和着钢琴唱给她的时候,德德玛仔细地聆听着。尽管乌兰托嘎的嗓音并不完美,但她听得出,这曲调,真的好像就发自席慕蓉的心底。
三、演唱者德德玛
德德玛,中国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1947年出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1978年,德德玛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1986年在"全国听众喜爱的歌唱演员"大赛中获得美声唱法"濠江杯"奖, 1988年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1989年曾在"全国十大女歌唱家"大赛中荣获第一名,1991年随少数民族艺术团赴蒙古国演出,荣获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这一次,德德玛努力地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熟悉歌曲,为下一步灌制录音做好"小样"。为了先拿出这种风格的最佳的"小样",德德玛反复地歌唱个不停。然而,由于中风造成的偏瘫,她的右手手指根本就不受大脑支配,她只好用左手伴奏,而这种左手承担右手功能的伴奏,又往往出错。因此,在确定演唱风格的时候,总是难以准确把握;一首歌唱下来,中途总是有碰错琴键的不谐和音。可是,病中的德德玛依然坚强地面对着这些困难。每当错音引发烦躁的时候,她就想一想宽厚如父亲的草原,想一想那像母亲一样温柔的河流,心中也就渐渐平息下来,再来下一遍。
20多天后,德德玛用她顽强的意志克服了诸多的困难,终于较为满意地完成钢琴伴奏的"小样"录音。然后,她让儿子的一位乐队编曲高手为这首歌设计配器编曲,以录制伴奏带。一个月后,该曲的伴奏带出炉。德德玛找到了她所要的感觉。接下来就开始进入录音棚用歌声和伴奏带完成音乐母带的灌制。几天后,德德玛再次鼓起勇气走进了录音棚,可此时她明显感到,由于右半面身体活动受限,右面的声带竟也不在状态之中。
一周后,德德玛第三次走进了录音棚。可当唱歌的时候,右手就因痉挛也抬起压近胸部,这样歌唱无法完成。她让丈夫强行把右臂背到身后,这样右臂终于不再“捣乱”,可是,她的心境却乱作一团,急得她眼泪都要流了下来。她赶紧提示自己,“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她的眼前,又是一片如父亲一样宽容慈祥、永远让她感受到力量的大草原,一股暖流霎时涌遍全身,她的心中再次升腾起自信。德德玛一气呵成,在最佳的状态中完成了歌曲母带的灌制。于是,就有了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
四、席慕蓉的乡愁
1989年,46岁的席慕蓉首度飞赴内蒙古草原,让几十年的等待变成了现实。此后的20年间,身居台湾的席慕蓉以每年一到四次的频率回到家乡,足迹踏遍内蒙古草原。
这是一个德德玛和席慕蓉同场的访谈节目,10分钟多一点。情至之处,感人泪下:chur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b411g77G?p=2&share_source=copy_web
五、其他演唱版本
1.内蒙古少年合唱团
几年前冬天的一个下午,学院开会时,同学LX在群里发了一个链接,是内蒙古少年合唱团版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翩翩少年,天籁之音,美不胜收。于是戴着耳机,循环播放。领导讲了啥,完全没听见。
这是内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少年合唱团,80多位成员均为草原农牧民的孩子,他们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和学习能力,不仅能演唱蒙古族现代、传统合唱作品及中外合唱作品,还擅长演奏马头琴、钢琴、小提琴、三弦、雅托克等乐器。
内蒙古少年合唱团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音乐节。2012年7月,应邀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地举办了名为“小草与星空”专场音乐会。9月代表中国内蒙古,赴蒙古国参加“内蒙古文化周”,在乌兰巴托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举办了两场名为“天籁童音”专场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内蒙古少年合唱团版《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https://v.qq.com/x/page/c0816yf48bq.html
2.A-minor组合
A-minor组合成立于2015年,是一支阿卡贝拉合唱团。该合唱团由5-6名青年歌手组成,他们经常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获得了许多观众的热爱。他们拥有醇厚的低音、明亮的高音、美妙的和声和极佳的演唱技巧。他们用无伴奏的合唱形式,歌唱家乡的一草一木,壮美的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世代流淌的母亲河。歌声响起,人醉其中。
A-minor组合版《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i4y1575u?share_source=copy_web
六、附注:
1.阿卡贝拉(意大利:Acappella )即无伴奏合唱,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
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10世纪出现。
2.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1月21日
3.于右任《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196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