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汉族防守北部草原游牧民族南下的战略前线。在现如今的宁夏,依然残存有古时的风采与峥嵘。宁夏西部,绵延四百五十余里的贺兰山横亘于此。往东一百二十余里处,黄河蜿蜒流过。自战国时期,到秦、汉、隋、明几个朝代,都曾在宁夏修筑过长城,总长度达三千里之多。
在贺兰山与黄河中间的这一片开阔地带,即为古代宁夏北长城所在地。据明史记载:“军吏四千往役,修筑关隘费银四十万两,并遣游击将军统千以防之”。该处的长城,属于明长城的一段,与宁夏南部固原地区的秦长城有一定的区别。《九边考》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边墙一道,嘉靖十年,总制王琼于内复筑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困地荒芜”。《嘉靖宁夏新志》也有类似的记载:“临山堡极北之地尽头,山脚之下,东有边墙,相离平虏城(今平罗)五十余里”。在这片山河相间的地带,是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古长城遗址具体位置在石嘴山市以北地区,包括大武口区以北的大武口乡长城路沿线及平罗县陶乐镇与惠农区红果子沟等地。由于长年累月风沙雨雪的冲刷侵蚀以及人为等因素影响下,古长城遗址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今天能看到的长城,早已不复当年的雄姿英发,只留下几处断壁残垣仍静静的倾诉着其昔日的辉煌。
大武口区北部的这一段古长城遗址,也早已变得残破不堪。古长城遗址的南边,是石嘴山市火力发电厂;北边,紧临的是一条大马路,故得其名曰:长城路。围绕着长城路,则是一个因工业而出现的小乡镇——大武口乡。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曾了解它的过往,无数的岁月流逝之下,古长城遗址渐渐的埋藏在了沙土之中。现如今,其保留下来的墙体已不足一百米。
对古长城遗址的保护令人触目惊心。在现存的古长城遗址西部尽头,仅仅立有一块长约一米、高约半米、宽约三十公分的文物保护碑文。围绕着西部的半段古长城,由一圈绿色的铁丝网围着,而东边半部分古长城,则是没有一丝保护。甚至于在两段长城的中间,人工开凿的一条土路也清晰可见。由于该处处于火力发电厂所在地,来来往往多为煤炭运输的大型车辆,无数散落的煤灰落在城墙遗址上,让古长城由原先的土黄色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黑灰色。来来往往车辆经过所造成的震动,同样也对古城墙遗址造成一定的破坏。远处标有“保护长城人人有责”的告示牌,也好似在无声的诉说着什么……
文化保护与工业发展,两者真的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吗?当工业化的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向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应当是选择挺身而出,还是推波助澜?这值得我们去衡量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