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时差睡不着,9点多犯困,凌晨3点多醒来,为了促进睡眠,看会书,突然想起,安徒生艺术博物馆的回忆。
今天,在网上,下单了安徒生童话(上海版),以及一本很少人提及的书《没有画的画册》。在哥本哈根的酒店,我们进行夜晚共读,第一天晚上是安徒生爷爷的《皇帝的新装》。关于这个童话,很多语文老师把它上成了“话剧表演课”,一顿公开课的热闹之后,就是闹剧本身的低俗。试着想想,这位皇帝,一生不曾建功立业地大修建筑;不曾拥揽天下各色美女入怀,寻欢作乐;也不曾实施暴政,大搞变法,唯一的爱好就是“一个小时换一次新衣服”,天,想想看,真的好善良,好简单!可惜,就这么简单,善良的皇帝偏偏被这个故事,钉在了耻辱柱上。是不是很讽刺?第二个唤起我无限悲情的角色是《海的女儿》。海的女儿,篇幅很长,是安徒生童话里为数不多,已经算是小说体的文章,会唤起人们对爱情不可得的无限共鸣吧!海的女儿本身够悲情,包括矗立岸边的美人鱼雕像也悲情。1964-1998年间,美人鱼雕像头部两次丢失;1984年,手臂被人砍断;2003年,雕像遭遇轰炸,躯干被扔进大海,后来经历一个半月才被修复,重现人间;2010年,它还参加过上海世界博览会。旅途中,还看到了超性感的男美人鱼;我们曾问起那尊性感的大美人鱼像,据说过于暴露和性感,丹麦人拒绝带孩子参观,最后被迫挪了个地方。知道这些,美人鱼故事本身与雕像,真的命运多舛,太苦!如果去了安徒生艺术博物馆,也就是图1,我很敬佩丹麦人如此懂安徒生爷爷,安徒生爷爷此生无憾了。参观展馆,有三处,让我流连忘返,停留很久,甚至录了视频。图1的安徒生一生爱情与“友情”经历,图4的丑小鸭历险记纪念馆,让人触动心弦的台词;还有一个馆就在丑小鸭馆之后,空间不够,没有放图,是安徒生爷爷文学创作馆。这三个馆,真实地让我“灵魂共鸣”。在图1,从安徒生的初恋到两位爱而不得的恋人,第三位恋人“Jenny Lind”恰好与我的英文名相同,是安徒生爷爷最后一位爱而不得的女性。这之后,展馆没有明说,好像能隐约感受到安徒生爷爷最后把遗产留给男性伴侣爱德华的举动,仿佛印证了什么取向,为了避免当时社会环境下的诟病,过程没有没有说,成了一声展馆里默默的尊重。然后是几位影响他创作的贵族朋友。最后一位女性恋人Jenny Lind也最终嫁给他人,也成了安徒生故事《夜莺》的创作原型。冥冥之中,觉得巧合得荣幸。我本来并没有英文名,是美国文学老师替我选的,我当时抗议,好像这名字文学作品里基本是悲情女子。现在的我,不作辩解了。
设想过怎么跟美人鱼像拍照,我也带了裹胸式套装鱼尾裙,想要致敬美人鱼本尊,最后思考再三,选择中国风服装致敬,于是有了图9。同行的憨豆先生为了把我们拍美,辛苦了。如果再来一次,欧登塞,塔林,安徒生艺术博物馆,一定会好好再感悟一遍,心灵的温柔同行,也许是,隔着千万年,依然懂得不可言说的悲伤与牺牲吧。是不是这样想,安徒生爷爷会有安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