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美食很多,有的鲜美,让你荡气回肠;有的奇妙,让你心潮澎湃;有的怪异,让你肝肠寸断。而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特色的,就是当地的小吃。透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好吃又不贵。去年有幸在云南呆了几个月,吃过了大理的喜洲粑粑、乳扇、烤饵块、丽江的腊排骨、建水的烧豆腐,然而一直迷恋的却是一种当地普通的早点--稀豆粉。
第一次品尝到它的美味,是在沙溪。夜宿幽静的沙溪古镇,一早起来跟朋友去吃早点。三个人点了三碗米线,朋友忽见摊铺的招牌上有“稀豆粉”,她未曾吃过,但又不知滋味如何,为了避免浪费,只点了一碗。朋友吃完了米线,又取了一只空碗,倒了三分之一的稀豆粉在里面。她并不太喜欢,另一位朋友早饭吃的极少,一碗米线足矣。于是剩下的稀豆粉便全部归我了。我并不贪恋美食,却好奇心重,对未曾吃过的美食兴趣盎然。
端至眼前,观其形色。这不就是粥吗?可是看着又不完全像,它比我们北方的玉米粥要稀。又像豆浆,却比豆浆粘稠。介于两者之间,自成一派。用小勺舀起,轻轻啜饮一口,爽滑中透着粘稠,一股香浓冲击着味蕾。一下子便记住了它的味道。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味蕾却还没有尽兴。只好记下其名,期待着日后再次品尝。那一刻就像是遇到一位心生情愫的姑娘,却又不得不离开,只好记下她的容貌和名字,期待着日后有缘相见。
从沙溪回到丽江客栈,有一次朋友弄来一大袋子白芸豆,说是老君山下的特产。我大部分时间负责客栈的饭食。看着这一袋子白芸豆想着如何烹饪。朋友也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她不知是听来的,还是自创的。将白芸豆用电饭煲煮透,盛到大碗里,再拌上野生的蜂蜜,没想到味道竟然很好。这也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忽然想:若是把它煮熟,打碎成汁,不知味道如何?这原本不难,于是想到就去做了。我把煮熟的白芸豆,用搅拌机打成汁液,看着那粘稠的白芸豆汁,我忽然好像看到了稀豆粉的影子,觉得应该再煮开一下。于是又倒进锅里,架在火上煮。待锅里开始“咕嘟咕嘟”的冒起众多的气泡,便关了火。盛出来,自己先尝了一口,我的舌头告诉我这分明就是稀豆粉。心中升腾起一股兴奋,没想到,无意之中竟然做出了一直心心念的稀豆粉。其实,原本稀豆粉就是用豌豆做的,白芸豆和它都是差不多的豆类,原料差别不大,所以做出来也就极为相似了。
真正的缘份还是来了,因为支教去了会泽,第一天住在会泽小城,早上外出寻小吃。没想到几步之外便有一家卖稀豆粉的摊铺,喜滋滋的走过去,点了一碗。这里的稀豆粉是配着油条吃的,店家将油条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的,码在盘子里。吃的时候,夹一段油条,在稀豆粉里沾一下,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酥脆的油条,裹着爽滑的热汁液,香咸的味道在嘴里绽放扩散,一直弥漫到心里。油条配稀豆粉这种搭配,很像我们北方的油条配豆浆,所不同的是我们那的油条是整根吃,而这里要剪成段。相比较而言,剪成段这种更方便省力,每次一段,差不多一口便吞下了,不像我们一根油条从头吃到尾,要一直举着一大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搭配。桌子上还有几样调料,可以拌在里面增加其味,比如:蒜泥、油辣子、花椒油等。这些是选配,可加可不加,全凭自己的口味爱好。稀豆粉里还加了一道材料--荞丝,稀豆粉盛在碗里,店家会抓一把荞丝扔在里面。这荞丝金黄色,如菲叶一般宽,却比它厚实的多。荞丝是凉的,拿筷子把它沉在滚热的稀豆粉里搅拌几下,再放进口里。稀豆粉已经将它焐热,除了带着稀豆粉的爽滑外,它本身劲道柔韧,极有嚼劲。一顿早餐,吃得我心满意足。漫步在会泽县城的街头,我对满街的“洋芋西施”、“洋芋公主”(炸土豆块的小店,也是会泽有名的小吃)全都视若无睹,却只让稀豆粉留在了心里。
后来离开了会泽去往大理,原以为从此就与稀豆粉无缘了。却没想到,还没到古城,就见街道两旁小吃店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稀豆粉”。早上当其他人还都沉浸在美梦之中时,我就已经走出了客栈,一个人去寻找我最爱的早餐。大理稀豆粉的吃法与会泽的差不多,也是配着剪成段的油条吃。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稀豆粉里没荞丝,而是加了花生碎。荞丝柔韧,而花生碎酥脆,一个软一个硬,一个柔一个脆,完全不同口感的佐料加进去,却都那么和谐,浑为一体,却又各有特色。在大理的那些日子,每天早上都会去喝一碗稀豆粉,我会自己再撒上一些香葱,和花生碎一块搅拌在一起。碧绿的香葱被切成极小的段,一粒一粒的,不但增加了稀豆粉的形色,而且口感上也增加了不同的滋味和质感。
听闻其他地方的稀豆粉还有别样的吃法,比如:在腾冲,稀豆粉是配着饵块吃的;昭通是搭配油糕;临沧则是把稀豆粉和米线煮到一块。
稀豆粉不仅美味,因为原料是豌豆,性味甘平,有和中下气、解疮毒的功效,还可除去皮肤表面多余的油脂,让皮肤更有光泽。好吃又营养的稀豆粉,下次来云南可别错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