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是小记吖
图/微博
1
前段时间刷知乎,看到一个话题: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才能够满足在校生活?
顺着问题,我看了几个比较靠前的回答。
其中有一个答主说道,自己刚上大学的几个月,父母给了她一两万块钱,可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去外地求学吧!钱给的比较多。
答主呢,也“争气”,九月份开学,十一月份就替父母把钱花的差不多了。
钱用在哪儿呢?答主是女生,买化妆品,几百几百的买,日常饮食基本上都是在校外吃,衣服裤子,鞋子啊,喜欢就买,时不时跨省跨市观看演唱会……
这样的日子确实很不错,可是它建立在父母的辛苦劳累上。
钱不是自己挣的,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你在享受花钱带来的快乐时,有没有想过父母仍在马不停蹄地工作着?
父母把钱给我们,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花的干干净净,而是希望我们在需要用钱的地方派上用场。
需要指的是日常生活需要。
2
还有个不可思议的,是在网络上看到的。
一位女大学生因发布了一个关于生活费的求助帖上了热搜。
内容大致如下:
她希望妈妈每月给她4500元的生活费,但是遭到了妈妈的拒绝,妈妈只同意每个月给她2000元。
她不能理解,觉得委屈,认为女孩子要买护肤品,新衣服,还要跟同学到外面吃饭,2000元根本不够用。
那么大学生向父母索要4500元一个月的生活费被拒,委屈吗?
要我说,别说委屈了,这简直超级超级不懂事。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没错,但是孩子有想过父母的难处吗?还是说,钱真的那么好挣?
我爸说:“这种人就算出来工作了,也是月光族,迟早会把她父母的积蓄榨的一干二净。”
3
有人说,知乎的评论区里都是“富人”,没有几个人不是“富二代”。
还真是这样,有的评论区里一个个说自己一个月要花多少多少钱的,还出言讽刺一些月生活费1000块钱的同学是怎么生活的。
有些人可能家里是真的很有钱,有的只不过是过一下嘴瘾,生活现状比谁都要惨。
当然这些也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其实家庭条件好的未必生活费就给的多。
半个月前,我爸玩的挺好的一个朋友来看他,也当叙叙旧吧,平时他很忙。
他和我爸在一边唠嗑。
我妈在一旁和我说,他一天的收入可能有一两万,固定资产更不用说了,那你来猜猜他给他儿子的生活费是多少呢?
他儿子和我一般大,也读大二。
我妈先伸出一个手指头,然后又伸出五个手指头。
我开始以为是一万或者五千什么的。
结果我妈蹦出一句:“一千五。”
啥?他家条件挺好的啊,怎么才给一千五。我之前还在想他儿子的大学生活费肯定很多。
“他爸只给他这么多,没有其他原因,想要买什么东西没钱了,自己挣钱买。”
我总觉得我妈和我说这些是在暗示什么。()
4
那么,大学生一个月正常的生活费到底多少合适呢?
我继续往下翻,终于找到了一篇比较中规中矩的回答。
一千刚好能够勉强生活,一千五除去伙食费外,每月还可以自己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两千是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基本需求,每月还可以存点钱。
对于有些人来说,一千块的生活费可以让自己过得有滋有味,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一两万都觉得钱给的不够。
我有个朋友,家境挺殷实的,她爸妈常年在外做生意。
她每个月生活费多少呢?五六百。
我很诧异,问:“一个月五六百怎么生活?”
她说:“我不怎么喜欢吃零食,我们学校饭菜很便宜的,基本上五六块一顿,早餐随便解决就好了呀。平时衣物鞋子则是我父母给我报销的,所以这些钱够用了。”
对了,她的坐标——四川成都,一所还不错的师范学校。
我身边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都是一千五左右。在不算发达的城市,只要不大吃大喝,随便买东西,这些钱十足够用了。
5
年轻人有消费欲望没错,但是一定要结合本身适度消费。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作为一个尚在象牙塔的学生,要明白独立人格的重要。父母有责任也愿意花钱供我们上大学,但是,这是属于道德要求,而非法定义务。
就像我爸朋友说的那样:“钱给你了,怎么用是你的事,但是,把钱提前花完了,自己想办法挣!”
以上,共勉。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喵小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