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情商的孩子往往有这3种表现,如果不及时引导,将来可能要吃大亏

低情商孩子不仅让他人厌恶、躲避,还会亲手毁掉自己的未来。

想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才,情商培养万万不可忽略。


    最近,被综艺节目《我的小尾巴》里一个叫李雨涵的小女孩圈粉了,因为她太懂事了。

哥哥工作很辛苦,她主动做好便当,乘车几个小时给他送过去,就算迷路了,也不告诉哥哥。

她看见哥哥受伤时,会立马担心他的伤势,到家之后找药给哥哥抹上。


屏幕前的见证官们看见这一幕,都夸她“好懂事啊”。

周峻纬发问:孩子太早懂事是一种好事吗?

伊能静则是这样解释:懂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情商早开窍”。


她认为:“你要让他有更早的情商去懂得体谅你,有更早的情商去体谅别人,才会让别人用更早的情商去体谅他。”

在她看来能为别人着想,主动去理解他人的懂事,这就是“高情商”。

但是,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懂事”,只是情商的最后一步。

在心理学上,情商包含5个方面: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

承受挫折的能力;

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和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

每一种情商,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养料”。

但是,很多父母都侧重于培养孩子的智商,不自觉地忽略孩子的情商培养。

殊不知,一个孩子就算智商再高,也会被“低情商”压垮。

尤其是孩子的这三种行为,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喜欢打断别人说话

前些天带着欣欣去朋友家串门。

正在和朋友说一件事,她女儿突然跑过来扑进她怀里想说话。因为我们说的正投入,朋友就没有理她,结果那孩子很不乐意了。

她用脚使劲跺着地,打断了我们谈话:“妈妈!妈妈!你先听我说。”

被她打断后,朋友就很生气,批评了孩子几句,就打发她走了。

其实当时也没太在意。

后来,两个孩子在玩芭比娃娃的时候,欣欣在和朋友女儿说话:“我觉得这样弄更好......”

话还没有说完,朋友女儿就打断她:“哎呀,你那样不行,看我的。”

当时欣欣有点不高兴了,但也没说什么。可是后来好几次欣欣想要说什么的时候,都被她打断。

后面女儿干脆不玩了,拉着我的手就说要回家。

很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因为这样不礼貌。”

这样的话说了很多遍,还是有不少的孩子有“爱插嘴”的坏毛病。

歌德曾言:“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认真对待别人说话,这是一种教养。”

别人说话总是插嘴,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听我讲话,你没有尊重我”,这在人际交往中会令人讨厌。

喜欢插话的孩子,内心有一种“我不想听你说,我要听我说”的心态。

这样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人的尊重,给人表现出来的感觉是自私和任性。

懂得“倾听”是比会说话更高级的情商。

因为有人说过“恰当地言语是一种智慧,恰当地沉默也是一种智慧”。

爱炫耀的孩子

之前,一个9岁的美国女孩在网上炫耀自己的财富而引起了很多的关注。

她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中有豪宅、豪车,还有古驰、LV等众多奢侈品。

不仅如此,她还不停地“攻击”来围观她的网友:

“这个马桶比你的房租都贵”,

“这些你们根本就买不起,你们就是穷鬼嫉妒我......”

这个女孩说话口无遮拦,仿佛每句话都在说“我瞧不起你”,让人非常反感。

一个人只有内心越缺少什么,才会去炫耀什么。

从心理学分析来说,孩子爱炫耀,是来源于当别人有着美好感受时的一种抵触情绪,所以想用“贬低”的方式找回自己的尊严。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妈妈买了一件新衣服,要炫耀一下;

假期出门旅游了一次,也要问小伙伴“你肯定没去过”;

我家的车子、房子比你家的好......

这样的行为,通常是用物质的优越感来抬高自身的价值。

他们容易敏感,永远需要通过炫耀来获得他人的关注,所以虚荣心特别强。

乱发脾气,不尊重人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小女孩茜茜被奶奶溺爱,变得目中无人。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去农场玩,有个小朋友很热情叫她摘黄瓜吃,但她不仅“嫌弃”,还用湿纸巾塞到对方嘴里,叫她“消毒”。

父母批评了她之后,她却极不乐意,不仅不道歉,还发脾气,最后和别人大吵了一架。

一个人与人相处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

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脾气都管不住,别人批评两句就发脾气,那么他不会懂得尊重任何人。

这样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的心里“自己的感受要大过于任何人的感受”。

一个不懂得照顾他人情绪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

蔡康永曾经说过:情商并非是指不发脾气,而是合理地发脾气,让自己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开心。

真正高情商的人,心里都有一把熨斗,能将自己的情绪烫平整。

孩子亦是如此。

培养孩子的高情商,父母要这样做

情商高的人是这样的:

情绪稳定,总能机智化解与别人的矛盾;

自控力强,总会把握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无论是在学校和社会上,都能混得如鱼得水,深受他人的喜爱......

情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会像影子一样随时跟随着你。

情商是比智商更能赢得他人好感的能力。

所以,培养情商至关重要。

1. 别拿孩子攀比,学会肯定和尊重孩子

《中国青年报》曾采访过1863名家长,调查结果显示,83.4%的受访家长有拿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行为。

“比孩子”的这种行为,就是亲子关系中的“不认同感”,它只会让孩子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一定要比别人好”的行为,所以才导致了孩子爱攀比。

另一种是:“他什么都比我好”而陷入深深地自卑中。

无论哪一种,都会加重孩子的“虚荣心”,逐渐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所以,父母千万别拿孩子作比较。

把“你看看人家”改成“这次比上次有进步”、“有点没发挥好,下次加把劲”。

我们要看到的是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它才是激励孩子的最好“手段”。

这样,孩子能在自信之中用更宽容的方式与人相处。

2. 教会孩子好好说话

教会孩子好好说话,并不是从“他话很多”开始,“会说话”,是让孩子从语言艺术中学会尊重别人。

首先是倾听

俗话说:“用十秒的时间说,用十分钟的时间听。”

说之前,先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

在听的过程中,你会从对方的话中获取有效信息,以便更好地与他交流。

其次,父母有话要好好说

心理学上的镜像理论说: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在模仿父母。

语言是一种习惯,父母对孩子说话是尊重他,孩子就会把这种尊重传递给别人。

说话时要掌握这些原则:

有事请求时,说“打扰一下”;

对帮助的人,要说“谢谢”;

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

要表达意见时,用“我觉得”。

父母把这样的语言艺术传递给孩子,让他在和气的氛围中建立自己的说话情商。

《情商》一书中提到: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家庭的氛围是影响孩子情商的最主要因素。

简而言之,就是爱。

因为孩子会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传递出善良、宁静的心态,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从而获得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使,是父母把他们教成了人。

有温度的家庭,既能让孩子悦纳自己,也能让他拥有与世界平和相处的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