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溧水秋游侧记
作者:鲍 平
深秋时节,单位组织老干部看南京活动,选择了前往溧水的天生桥景区,还有互联网上炒得很红火的郭兴庄园。一个是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奇特景观,一个是具有鲜明乡村特色的田园风光,可见组织者为了使老同志们能够玩得开心,可谓是用心良苦,一定是做了许多功课费了很多心思。
虽说同在一座城市,但溧水毕竟原来是南京的郊县,后在行政区划的调整中才改为区,所以距离上还是有点远。5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出城时红绿灯较多,大巴车要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老同志来说,路途中的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大家多日未见,想说的话与要说的话都很多,车厢内的欢声笑语像和熙的春风在每个人的心头荡漾,充满了温馨和友爱,感动着你我他。
在大家谈兴正浓时,大巴车已经带领我们来到了参观的第一站天生桥景区了。高大气派的天生桥博物馆座落在停车场的左侧,是一栋三层框架结构的建筑,通过对称的造型设置,以抽象简洁的设计手法和内敛的气质特征,使人看起来倒有几份天生桥的风范。距博物馆不远处是天生桥景区游客中心,这座造型别致的建筑犹如一只展翅的大鹏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客。通过检票口,我们走在两边被花草拥簇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顿感充满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脾。恰巧这时有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正在园内秋游,看着他们身穿白衬衣红背心,一个个天真浪漫活泼可爱的样子,我和同伴们都情不自禁地走到他们中间,与这些小朋友们交流,为他们拍照。这些孩子们一点也不认生,亲切地叫着“爷爷好!奶奶好!”有的还摆出ps配合我们进行拍照,个个都是惹人疼爱的小人精。
走了不过10多分钟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园区的核心景点天生桥。大家在导游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坐3艘画舫游览素有“江南小三峡”美称的胭脂河和天生桥。据史载,明太袓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为了使苏南、浙北的粮草避开长江的风险安全抵运南京,开凿了胭脂河,作为内河漕运。胭脂河上接石臼湖,下连秦淮河,全长7.5公里。这条现在看起来并不太长和宽的河流,在当年可是了不得的大工程。朝廷先后组织数十万民工,耗时十年多才完工。因当时缺少炸药,工匠们开山时就先用钢纤在岩石上凿缝,将麻绳嵌入缝中,再浇以桐油点火焚烧,待岩石烧红时泼上冷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其开裂,然后将石块撬开搬运出去。“焚石凿河”使得山岗岩石夹杂着紫红,犹如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来。其实,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是由于岩石中含有的铁质被空气氧化的结果,只不过人们赋予了它美好的想象。
从游船码头出发,行船不过在5分钟左右,忽见前方崖顶有一块巨石横跨胭脂河两岸,显得威武壮观很有气势,这就是当年开凿胭脂河时巧夺天工的设计“天生桥”了。天生桥开凿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据《溧水县志》记载:“在河上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天生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高35米。为了记住天生桥、胭脂河这样的人间奇迹,后人建神工亭以示纪念,并在天生桥边立有一石碑,很好地说明了天生桥的神奇,碑上写道:“天雨汇集胭脂河,鬼斧神工天生桥!”
天生桥和胭脂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个很值得人们欣赏的景观。据说,胭脂河最深有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都是当时水利工程建设中罕见的。胭脂河、天生桥现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出于文物古迹保护的需要,在天生桥上方搭起了一座木桥供人们行走和观景。但余以为,观赏天生桥的最佳位置还是在胭脂河的游船上,尤其是船行至桥底,抬头看到时而不平,时而光滑如刀削一般的巨石,心里会感到无比的震撼。似乎当年先民们在此举火烧石,山崩地裂的声音犹在耳边回响。现如今我们泛舟在胭脂河清清的水面上,望着两岸已被打上秋天印记的草木在岩石的夹缝里,在高高的的峭壁上顽强地生长,随风轻轻地摇曳,就像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幸福之感由然而生!
参观的第二个景点是郭兴庄园,这里原是一个名叫郭兴的村庄,因种了近百亩粉黛乱子草,受到少男少女们的热棒,从而成为一个网红景区。粉黛乱子草属多年生暖季型草本,株高可达30至90厘米,宽可达60至90厘米。顶端呈拱形,绿色叶片纤细。顶生云雾状粉色花絮,花期可由每年的9月份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成片种植可呈现出粉色云雾海洋的壮观景色,因观赏效果极佳,而受到人们的拥戴。我们进入郭兴庄园后,沿着一条水泥小路步过一片草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粉红色的海洋,虽说盛花期已过,但密集的粉黛乱子草楚楚玉立依然美丽动人。大家拍不及待地想与粉黛乱子草来个亲密接触,感受那一份醉人的自然野趣。虽说我们早已过了追梦的年纪,但依然童心未泯。老伙伴们选好角度整理好衣裳,随着手机的“咔喳、咔喳”声,一幅幅带有梦幻般色彩的亮丽倩影定格在照片中,成了我们各自美好的记忆和回味。
粉黛乱子草田的东边,农户们还种植了一大片水稻,时值深秋已到收获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点着头,仿佛在向人们亲切地问候和致意。金黄色的稻穗与粉红色的粉黛乱子草交相辉映,呈现出劳动之美、丰收之美,令人陶醉不已。大家驻足在这金色的稻田旁,欣赏着农户们辛勤劳动的杰作,分享着丰收的快乐和喜悦,并纷纷拍照留念。为了防止鸟雀对稻穗的搔扰,农户们在田埂上还插上了一些稻草人,以起到吓唬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稻草人也被农户们赋予了新意,有的戴着礼帽,有的穿上衬衫还打上了领带,很有些生活情趣,也成了我们拍照的一景。稻田的尽头,在红黄绿等五彩斑澜树木的环绕中,有许多两至三层的小楼房,屋顶上有的铺的是红瓦,有的铺的是黑瓦,衬以白色的砖墙,显得典雅别致很有韵味,也显得农户们生活的富裕和小康,更显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欣欣向荣。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在返回的路途中,大家不仅在大巴车上情不自禁地畅谈着各自的观感,在回到家后仍意犹未尽。《流金税月,最美夕阳》的微信群里沸腾了,大家交流着自已拍摄的照片,抒发着自已的情怀和感想,纷纷表达对老干部科和各位工作人员的谢意。刘少洋同志说:“虽说天生桥己去过多次,可此次老干部科组织的活动安排很好,再游此处,意义不同,感受非常!老干部科的同志全部出动,办公室倾力配合支持,为老同志服务。老同志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中。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葛恒祯同志说:“老干科的领导和同仁们,昨天活动安排细致入微,老干部们身心愉悦,深感组织的温暖。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给老干部科全体同仁点赞!”摄影爱好者余申生同志当晚就制作了题为《走进秋天,走进溧水》的美篇,洒脱的文字、精美的照片,讲述着我们这次秋游的过程和精彩。
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带来了安宁幸福美好的生活!感恩区局领导和老干部科及各位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辛勤付出!也感恩你我他的共同参与!期待下次活动,我们再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