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什么是“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指的是一种情感控制,而且是由双方构成的一场“双人探戈”。这个概念可追溯至美国导演乔治·库克执导于1944年的一部电影《煤气灯下》。影片中的男主角安东为谋取女主角宝拉所继承的财产,通过暗示等方式,营造妻子疯了的假象,使其怀疑自我和现实,最终在精神上完全依附于自己。

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秘书长、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义诚指出,其中,扮演“管理者”的一方便是“煤气灯人”。“煤气灯人作为操控者,通常会将事实刻意扭曲,或选择性删减,或直接将一些虚假信息灌输给对方。”

煤气灯人破坏被操控者的记忆力、认知力和精神状态,乃至于自我价值,导致被操控者逐渐对现实认知不清晰,失去独立判断,最后只能去依附于操控者。

被情感操纵的一方通常害怕冲突与孤立,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来确认自我价值,他们为了获得这份认同,什么都愿意去做。

唐义诚介绍,一些调研发现,女性被情感操纵的概率略高于男性:“女性更多地会看重情绪价值或看重一个人是否有共情力”。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遇到所谓的“煤气灯人”都会不可自拔地陷入到被控制的状态中,有较为健全人格、有稳定自我价值感、自尊水平稳定的人通常不会轻易被影响与操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