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好几个“书法家”。
写得是真棒!
尤其是能够坚持写下去,又能让我们看到的。
我是觉得一直在传递一种正能量。
哪怕就是天崩地裂,人没死,有笔有墨,我就继续写。
这种人,值得尊敬。
不过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写字这技艺,写得出奇的好的,与年龄无关。
这个时代还能够坚持写字的,绝对是酷爱写字的。
肯定比很多人写的要好。
你这样想,如果是为了实用,那么实现肌肉记忆就可以了,肌肉记忆怎么实现呢?反复去做就行,就是反复、经常、每天去练,那么你就可以实现。
这也是,不管你是一个多么愚钝、没有天赋的人,但凡你能每天坚持练习,你写的都不差,都会很棒,相比较其他人而言,就是书法家。
但是,你想当成一项吃饭的宝贝。
那就得需要称称几斤几两了。
想写的有灵性,出神入化,就真的需要天赋了。
庖丁解牛的地步。
顺手拈来,想怎么写怎么写。
感觉那个字都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天上蹦跶出来的,写的是真的好,好到,我都得捧着看好多遍,放大了看也是,每一个局部都处理得那么美,简直就是艺术品。
年龄也不大。
还有几位,写的字,也很好。
至少比我好。
不过,就是一种感觉,缺乏灵性。
感觉是抄过来的,就是一笔一划描的感觉。
也写了很多很多年,年龄都比我大一轮了。
这类人我是尊敬的。
为什么?
因为这是兴趣,是爱好,而不是靠这个生存。
越长大,越发现,一个人有一个能够痴迷的东西,是真的很幸福的。
一个人为什么迷茫?
因为该做事情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不能做事的时候,想去做什么,但做什么,不知道。
如果解决了生存的问题,那就是一副空虚的皮囊。
灵魂你都感觉不到存在。
所以,有个写字的兴趣的人,至少爱好是高雅的。
我就在想,我希望不希望我儿子这么做,就是没命的爱好写字这个事情。
说实话,除非我儿天生痴迷的不得了。
我绝对不会。
我只要求我儿能够写规范字。
就是,我会让他接受专业的规范写字的培训,能够写出非常规范的汉字,至于写成书法家,艺术家,除非他自己爱好,不然,我不要求,也不过多提供平台。
因为,从实用性角度,字,认得,能够写规范,就可以了。
应该追求现代性。
有些东西叫非遗,非遗是什么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东西,很多东西是自然消失的。
要知道,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不断淘汰一些东西。
不是我们狠心,这就是发展。
就像这个时候,你去学五笔打字,打得再好又能怎么样?
屠龙术而已。
屠龙术学得再棒,可世上并没有龙!
你这叫遗老遗少。
时代已经淘汰了的东西,这是自然规律,不需要慨叹世道的炎凉,感慨人们的愚昧。
反了。
就像国家在说历史的时候,会说四大发明。
但平时会提倡什么呢?
面向未来!
现在已经发明到什么程度了,站在现代的角度,哪一项科技,不是完爆过去。
我们如果要学习,学习当下,学习未来不就对了。
身边有个人,我们都叫他老王。
其实应该叫王老。
但是,这个王老和老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大家更多的是一种调侃,而非尊重,如果是王老,那就是尊重的称呼。
老王爱好国学、痴迷国学。
但是呢,生活是一塌糊涂。
外债一屁股。
过来找我,说合作开国学培训班。
我说,挺好啊,你为什么要开国学培训班。
他说,你想啊,我们老祖先的东西都厉害啊,你看孔子,孟子,还有庄子。
我说,还有季子。
他说,对对对,还有季子。
我说,还有老子。
他说,对,还有老子。
我说,老祖先的东西再厉害,能有现在厉害吗?
他说,这个不能这么讲,我们现在的社会,一塌糊涂,人人都没有信仰,都是苟活,没有理想,社会也没有道德廉耻。
我说,是吗,我怎么觉得,这个社会越来越好了呢,规则越来越完善,社会也越来越透明,老百姓有钱之后,你看,卫生搞的也好,什么都在向善向好。
他说,你都不知道,这个社会很黑暗,那XXX,贪污了…
我说,是吗,您懂的真多,您喝茶喝茶。
我是越发听不下去了,因为这个原因,我把老王拉黑了,本来就不熟悉,一次会议上认识的,很热情,非要找我聊聊,几句话一聊,我就知根知底了。
也许是个齐天大师,但我不希望我的生活中有这么类人。
哲学上讲,你心里装着什么,你就是什么。
实际上,这也不完全是自我安慰,你要知道,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怎么样,而变成怎么样。
我这几天经常讲,我们都是因为看见而相信,但是少数人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普通人的命,我们认。
但是,人活着,总不能去盯着社会的疤。
我们生活的环境,我自己都喜欢,到处仅仅有条,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但是,如果你去这个城市的垃圾堆放处呢,你会发现,这个城市好多脏东西。
你又不干环卫。
眼睛盯着花,你看到了美丽,为什么盯着那些东西呢?
说城市不干净的,你去一趟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呢。
你会发现,我们太发达了。
太干净了。
在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自己去选择。
至于国学之类,我偶尔也读,就是拿一些名言警句来警示自己的时候,就是听大师讲百家讲坛的时候。
至于让我去研究。
对不起,我不是这块料。
我也不觉得小孩子会背孝经就孝敬了。
干嘛老是往前看?
往前看的人是没有未来的,未来才值得期待。
另外,教书,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是老师的正能量。
一个负能量的教师,能教出什么学生?
我不会让儿子和一个负能量的人在一起学习,待着都不行。
很多时候,我也是特别迷茫的。
就是,我们所知和所行,是不合一的。
人们说知行合一是美德。
可很多时候,是真的难。
这个社会的真相,是在我们一次一次具体的事情当中,认知的。
这就是成长的温度。
前段时间,朋友在一起聊教育的线上和线下的问题。
我就特别认同。
教育温度。
在线是解决不了的。
什么原因呢?
你看我,从小就喜欢文字,喜欢看点书什么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刚毕业工作的好老师,就因为这位老师,我喜欢上了语文。
然后读了初中,又遇到一位特别特别好的语文老师,还做我班主任。
所以,我更喜欢语文了。
有没有天赋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往后的人生中,我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有文字温度的人。
这是在线教育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是个小例子。
但是,也正像朋友所说的,在线教育适合四线以下城市及相对自制力强的学生。
前者很容易理解。
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在线教育无疑是非常强烈的一道阳光。
后者也容易理解。
教育这东西,除了温度,还有一些其他东西,这个东西,有些孩子,换个人也能实现,而在三线二线城市,不缺乏优秀的老师,这些老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在线教育也不会像购物一样,出现独角兽。
几家倒有可能,因为教育机构的温度、情怀、教师的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一下子就出来一个独角兽。
另外,从成人教育的角度,在线教育,是一道阳光。
我每周都学习大量的课程。
从得到、从混沌大学、从研习社。
无一例外的都是在线。
而我是成人,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另外,不用担心,成人学坏。
我已经够坏了。
学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