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中,宁府上房有一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意是说,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不通世故”的贾宝玉,一见这副对联,就连忙说要出去,不想待在那个房间,可见他对世俗的深切厌恶。
我那时也不谙世事,觉得这话虽然说得有道理,却是在推崇虚伪、客套的人际交往。这种观念可以理解,却也是不喜欢。还曾以跟贾宝玉有同样的“认识”而窃喜。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现在觉得这句话真是太经典了!是人际交往中浓缩的精华。
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距离产生美。说的是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这个命题延伸到人际交往上,就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要跟对方走得太近,也不要对对方要求太多,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要和ta之间留有余地,在不违反一些特定原则上,尊重彼此的自由选择和适度的空间。
“一顿饭养个恩人,一千顿饭养个仇人”,即使是亲人之间,不要觉得对你好的人,这些好是理所当然的。做人要有颗懂得感恩的心❤,任何人都可以帮你,任何人也可以不帮你。
就算是自己的父母,在你还没长大、无法自力更生的时候,养育你,照顾你,负责你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用,这种照顾和养育,也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照顾儿女,也是想要换取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女们的赡养义务。
任何一种帮助和付出,都不是你所以为的理所当然,人家愿意帮你,是ta给你的面子和人情,人家不愿意(能)帮你,一定有ta的理由和原因。
人家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本分。人近四十,看世界的眼光终于通透了一些,豁达了一些。讲究人情世故不是虚伪,而是人的本性使然。理解了人性,也就会慢慢习惯人情世故。
贾宝玉最后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削发为僧,是他的超然,也是他的局限。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与周围人保持适度的距离和链接,该帮忙、能帮忙时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在你需要帮忙时,人家也会积极主动地来帮助你。
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时,坦诚、主动地说出来,人家一定会量力而行,来帮助你;偶尔人家会拒绝,你也要体谅人家的难处。
每个人都是一只刺猬,我们在抱团取暖时,也要小心自己的刺不要伤到别人,别人的刺不会伤到自己。
主动利他,是对自己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