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没仔细读市场营销,混着读,开始读毛泽东传。看看伟人的经历,发现伟人小时候就厉害,从小就念很多书,做很多事,他的读书之路,一开始挖掘东方儒家文学,然后走出县城读书逐渐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事报纸,疯狂阅读各种书,当图书馆管理员,读师范,外出游学。他曾认真的读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批注了12,000多字的批语,它不是纯粹唯物论是新物二元论,哲学上二元论就是精神物质,非绝对相邻的两物,实际是一物二者共存者也。二元论的特征是调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强调主观观念的决定作用,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有必然性知识界中推崇思想革命的社会,时尚容易夸大精神作用,毛泽东本人长期以来耳濡目染的是孔孟诸城路王以及新康德百姓黑格尔派思想。中国近代社会处在空前剧烈的变动中,就传统秩序逐渐崩溃,外患内乱叠起震住台风云变幻,这样的背景使得主变上动,成为人们寻找出路的倾向,它同样也出现了毛泽东的探索中。
在看青年毛泽东的传记,伟人在青年时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观看他的成长道路,回溯当时的背景,成长中是不断的有新思想,新实践新的反馈,新的输出和输入,不断纠正总结自己的想法。青年时的有些想法更贴合我当前的想法。
如在动中求变求新,它的内在依据是什么?一是差别,人是一件事,皆由差别比较而现,比如阴阳,上下大小,彼此好物,美丑,是非明,暗,正反胜负,另一个概念是抵抗及各种差别引起的压力和反抗,毛泽东很赞同鲍尔森提出的世界一切事业和文明,无不起源于抵抗决胜的观点,称其无抵抗则无动力的论述是至真之理。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五四前期,毛泽东有一个最突出的根本点就是把握事物的本源或大本大源意思是面对万千事物,从大处着眼首先抓住他的根本,把根本抓住了其他知识性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以后也强调要善于抓住要领,抓主要矛盾强调纲举才能目张,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向最厉害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