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已离开我们近二年了,享年近90岁,她生于约在1927年,河边的渔民家庭,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要比农民家庭好一些,嫁到农村,条件相当的艰苦,一生养育6个儿女,可想而知,何等地艰辛;儿女长大后,分别成家,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可老天不开恩,外公早于近20多年去世,让她独立一人生活20多年,一生艰辛操劳,虽然坚强,却依然被艰苦的生活压弯了腰,承受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可以说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多少幸福,能够让人欣慰的就是四代同堂,一大家子近60多人;20多年来,每年的年初二是外婆家最热闹,也是外婆最开心的一天,早早的准备食材,准备年饭。不管是了婚的孙子、外孙,还是出了嫁的孙女、外孙女,要在这一天全部赶回来,大家庭团聚一下,给外公上坟,磕个头,拜个年,20多年来也成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约定俗成的习惯。但随着外婆的离开,再也没有往日的气氛。
忆起外婆,内心充满愧疚和遗憾,没有做到尽孝义务,更没有达到外婆的期望。特别想念外婆做得馒头、包子、饺子、油馍、煎饼、馓子、饺叶子......,都是我记忆中最美味的食物。当时的农村,我们家的条件比较差,刚处在能够填饱肚子的阶段,她对我更是特别的照顾,从我开始上中学起,我每天上学或者放学路上都要经过外婆家门前不远的路口,只要家里她做了点改样好吃的,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她总是坐在桥头等着我,看到我就喊,让我去吃一点,记忆中外婆的手艺总是那么好,面食能做的品种类型,她全部都会,而且特别好吃,我小时候特别瘦弱,到了初中才稍微有些好转,现在想想我能长成1米7以上,全靠外婆特殊的照顾。初中到高中的五年时间里,隔三岔五的,从不间断,是对我特别的关爱,也是对我特别的叮嘱,耳边时常想起她的期望;她总是说,你们家兄弟三个,你爸妈压力大,生活不容易,你们一定要争气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可惜那个时候并不能够完全明白,学习不上心,成了学混子、老油条,辜负了她的期望,直到后来的复读和高中阶段,才有所理解,但已为时以晚,当时心里有特别大的压力和深深的自卑,是外婆孜孜不倦的教诲和鼓励,才让我有所改变,能有今天,对外婆心存感激,更心存内疚;所以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外婆家,不管她在不在家,我都要找到她,见到她后送一个食品和零钱,仅仅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孝心;可就在我们刚刚成家立业,生活刚有节余的时候,没能尽到孝道,她却很偶然的离我们而去;心存内疚是我没有勇气去送她入土为安;接到她病重的消息,我连夜赶回去,一路飞奔,生怕见不到她最后一面,还好很让人欣慰,她有所好转;接连三个周未,我都赶回老家去看她,随着病情的加重,她的状况越来越差,不能进食,干瘦如柴,随时都有可能离我们而去,还拼尽全力的用微弱的声音问,我可能好了唉,我安慰她别多想,会好起来的,可是当时心痛如焚,泪不由夺眶而出,却不敢在她的面前流出,多少次忍着泪往心里掉,不忍直视她的情况,以致于到最后没有勇气去看她最后一眼,送她最后一程,也成为我至今最大的遗憾。
此刻想念喷涌而出,泪流满面。
虽然那个桥头已不复存在,但外婆的身影始终铬印在我的脑中;外婆的喊声始终回荡在我的耳边;外婆的教诲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外婆的鼓励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谨以此拙文,表达我对外婆的怀念,慰藉我内疚的心。
2019年1月10日凌晨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