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解忧公主

泼辣的解忧公主,接过了细君公主和亲的接力棒,离开了居住了19年的长安城,走向了遥远的西域之国—乌苏。

牺牲一个女人终生幸福,换来一个汉庭与乌苏盟约的稳固,对于汉庭来说,不啻于以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收益。在一个绝对男权的社会,这就是皇室女人的价值。

解忧公主不是大汉王朝和西域建交和亲的第一个女人。

在她之前的细君公主幸不辱命,确实为西汉和乌苏的履职尽责。河西走廊的贸易渐渐繁荣,商队来往于西域和大汉之间。只是,她嫁的男人,不仅年老,还是有三宫六院。一个王死后,她要嫁下一任王,习俗如此。

作为大汉第一个和亲的公主,细君公主一个人飘零在异国他乡,语言、饮食、文化的迥异,孤独的内心,无处寄放的爱情和思乡之情,只有抱着琵琶,在音律里诉说相思和苦闷。郁郁寡欢的她,在乌孙国仅待了5年,香消玉殒。

公元前100年,解忧公主接过汉武帝的诏令,远嫁新一任乌孙王军须靡。也许是吸取了细君公主的教训,也许是性情使然,既来之则安之。不久军须靡死后,他的堂弟翁归靡继位,她倒也坦然改嫁翁归靡。

聪明的女人能在任何地方,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解忧公主不仅美貌,且性格活泼、开放、果断,皇家女子自小又多经过严格教育,所以解忧胆略胸襟并不输于任何男人。

解忧用她的美貌和聪慧征服了翁归靡,两人婚后琴瑟和鸣,感情甚笃,育有三位王子、二个公主。在朝政大事上,翁归靡也尊重她,多听从解忧建议。

当时的乌孙国飘摇动荡,亲汉派和亲匈派明争暗斗、互相胶着。解忧在其中的处境其实很是艰难,但她苦心经营,斗智斗勇,为西汉和乌孙之间稳固的关系,斡旋乌苏军和汉军出兵驱逐匈奴,那一仗,匈奴自此气势不再走向衰败,解忧居功至伟。

这个女人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嫁了祖孙三代乌孙王,在西域生活了50多年;公元前51年终于叶落归根。2年后,70多岁的解忧公主主,终于如愿安葬在长安。

解忧公主正如她的名字一样,为西汉解了对凶悍匈奴之忧。

她无疑是一个奇女子。无奈接受和亲的宿命,虽心有不甘,却能在荒漠悍勇的西域之国政堂上站稳脚跟,在比她地位更高的匈奴女子的后宫争斗中赢得爱情,赢得话语权。在这样光鲜亮丽的成绩单背面,我试图去想象她在暗夜里曾经有过的苦楚和软弱,她是否在长安城年少的懵懂里动过春心,是否无数次想过逃回熟悉的家乡?

无论如何,她书写了自己在历史长廊中的华彩篇章。

就不知,也许,五次出使乌孙的常惠,曾经是解忧在长安好友的常惠,两人是不是有过蠢蠢欲动的属于青春的美好?

《河西走廊》第三集《驿站》,为我们讲诉了西汉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汉朝政府把河西走廊变成了一条和平繁荣的通商之路。

看过这一集,最深的体会,就是解忧公主的坦然和智慧。聪明女人能够审时度势,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不亏待自己,活得阳光,赢得尊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