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所谓的“U盘型”人才,必定是一个全才,实际上并非如此。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小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取长补短,但这一点在生活和工作中并不实用。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来打个比方:如果你生来就是一个武士,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修炼法师的技能呢?作为一个初级武士,你可以花时间逐渐修炼成为中级武士,甚至是高级武士,但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你未必能成为一个初级的法师,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你擅长的领域。所以成为U盘型人才的第一步,就是深度探索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物,将自己培养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一个真正的U盘型人才,一定要是能够分得清主次轻重的,他们会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专长的事情,而其他小部分时间,才用来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因为,将你喜欢的东西从不懂到精通,这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你只有彻底地精通了一样东西,才能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错误,提炼出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这样,当你日后要去学习和了解另一个全新的事物时,你虽然是一个新手,但却是一个有着超强“武功”基础的新手,比起那些跟你同样起点的人来说,你会更准确地找到学习的诀窍,用最精确的方法,快速地学有所得,令自己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2.以“不变”应万变
U盘型人才的第二个要点就是——不装系统。
想要成为U盘型的人才,我们就必须跳出大脑系统的惯性思维限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当我们去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从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去提取信息,而是要像一个U盘一样,从这件事情本身作为出发点,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得出最精准、最与时俱进的结论,而不要让惯性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我们的思考,因为“习惯”这个东西,恰恰是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符的东西。以“不变”的思考方式,去应对“万变”的世界,这就是U盘型人才的素养。
3.良禽择木而栖
U盘型人才除了能够让我们更有效、更精确地应对工作,更能让我们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在两者中间自由转换,游刃有余。
所谓的“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其目的并不是所谓的通过不断的跳槽来获得自我提升,而是秉持着手艺人的精神,将自己打造成更好、更强的人才,不依靠别人的评价和眼光来获得自我价值,而是将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精通一件事物,获得恒久的学习能力,既要不断提升自我,又要精准捕捉时代需求,不断求新求变,既要寻找栖息之木,又不会完全依附于一木。这就是难能可贵的“U盘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