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罪己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会是汉武帝,他晚年所下的“轮台罪己诏”几乎已经成为古代帝王反躬自省的代表。
然而,第一位下罪己诏的皇帝却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爷爷——汉文帝。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不正是在汉文帝手中开创的吗,在那个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时代,无为而治的皇帝究竟是犯了什么样的错,以至于要下“罪己诏”呢?
其实说起来,汉文帝还真是冤。
根据《史记》的记载,汉文帝登基的第二年(公元178年),分别在十一月“晦日”(三十)和十二月的“望日”(十五),连续发生了两次日食。
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我们知道,“天人感应”学说的集大成者,是汉武帝时的董仲舒,他当才还只是一岁大的婴儿,要在四十四年之后才能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不过他所推崇的“天人感应”思想诞生并流行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他。
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儒家经典《尚书·洪范》中。孔子也曾经说过“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这样的话,还劝诫君王要“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左传》中更是有“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的说法,所谓日月之灾,指的就是日食和月食。
《汉书·五行志》中将日食与国政乱象相附会的例子比比皆是。刘昭注《续汉书·五行志》则引李郃上书: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地之戒莫重乎震动。可见在汉代,日食是非常不祥的天象。
由于自己和母亲薄氏并不受刘邦宠爱,以藩王身份继位大统的汉文帝刘恒一直都是“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如今半月之间日食继现,乃是亘古未见的异象,不论是汉文帝还是母亲薄太后,恐怕都寝食难安。
深受黄老学影响的刘恒母子,显然很清楚“卑弱以自恃”的道理。既然上天对他发出了如此强烈的谴责,他怎能不有所表示呢。于是汉文帝主动承担了天变的责任,下诏曰:
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菑,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適见于天,菑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讬于兆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憪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馀皆以给传置。
史上最早的“罪己诏”就此诞生了。然而它的诞生,并非缘于皇帝或大臣的罪过,更多的还是因为皇帝内心深处的不安。
不过,这件事里有一个乌龙事件,连续两次日食的记载,其实是太史令的失误。当然,如果我们厚黑一点的话,也可以想象或许是太史令故意给这位新皇帝来个下马威。
从科学的角度看,半个月时间里连续发生两次日食,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实古人应该也发现了这一点,班固著《汉书》时就没有将第二次日食记录进去,显然是意识到这个连续发生日食的记录有问题。
《罪己诏》下了以后,汉文帝又做了三件积德的事,一是亲率耕种,二是将百姓因犯罪而被罚的劳役以及百姓拖欠官府的种子全都免去,三是废除了肉刑。
汉文帝的做法当然是无可挑剔的。虽说“天人感应”并不科学,但最初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就是为了诫勉君臣。然而,一年之后,即汉文帝三年,日食又发生了。
不过此时的汉文帝已经开始有了帝王的气概,他没有再把责任归咎给自己,而是把锅甩给了丞相周勃,并借这个机会免去了周勃丞相的职务。鉴于当时还有很多列侯生活在长安,汉文帝要求周勃作出表率,回到自己的封国去。这样一来,汉文帝的权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回头再看汉文帝的《罪己诏》,我们会发现,他的低调背后,其实也未尝不是一种谋略。
参考书籍: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刘次沅《中国古代常规日食记录的整理分析》
PS:各位若是喜欢,欢迎转发加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