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21】听樊登讲书《原生母爱》

今天早上上班路上听了一集樊登讲书《原生母爱》

作者是韩国的一名知名心理咨询师李南玉,韩国心理咨询师的书,也是第一次见,挺新鲜。

书里面提到了很多理论自己之前也是早已听过乃至学习过,不过,常听常新,再听一遍还是会挺有感觉。

摘取了几个印象深刻的点记录之。

开始还是讲到了三种依恋关系,这个不同的心理书籍里讲到依恋关系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理论应该都是出自同一个心理学理论。

简单讲依恋类型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很多人因为原生家庭的种种原因形成了回避型或者矛盾型依恋的人格,在日后的成人工作、学习、亲密关系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是可以改变的,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在一些新的安全的关系中重新长大一次、重新链接一次美好的回忆画面。

最终的疗愈手段:寻找内心深处的家人。

最后这一点印象深刻,这里面樊登讲的时候提到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也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家庭系统排列,都是要在内心深处让自己的父母、让自己回归自己的“序位”,在“生命能量”层面向父母真正的“臣服”,而无论现实中的父亲、母亲做了多少伤害的事,多么的不堪...樊登讲的好“在内心深处寻找家人,不是寻找现实中的父母,而是一个位置”“很多从小没有父母的孤儿很多长大之后也能很好,那怎么寻找到父亲母亲呢?往往就会说‘他们在天上看着你呢’”。再一次受到启发,再一次感触。

童年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童年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我曾经想过,“童年不幸的孩子治愈也许未必就非得一生,3年可能就够了,跟随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亦或是遇到一个滋养支持的恋人,也许疗愈的速度会比想象的快的多”。

人的出身是没有绝对平等的,或许那就是“命”,“命是天注定,运是自修来”,生而为人,还是有“自修、改变”的自由的。

所以,也正如书中所倡导的那样,了解原生家庭、了解母亲并非是为了当下的不幸找到理由和借口,而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人,阻断“有毒”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

樊登最后一句说的特别好“你身上潜藏着无穷的力量,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请永远不要忘记,你是独特而又强大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