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灯🎃博士_

一些人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

今天天气很凉快,躺床上看闲书。很久没有复习了,心里害怕的要死,却还是没有一点勇气去打开书本。

拜读《十一种孤独》的第一篇《南瓜灯博士》,得出启示“有些人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

四年级(十岁左右?)的孤儿文森特,遇到一心想感化他的老师普莱斯。结果是弄巧成拙。

我不懂心理学,很难理解这种给予与接受不成比例的实质,因为叛逆,还是因为害怕被特殊对待?但是我看出了,很大的鸿沟。很深的孤独与交流无效的无力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此前的悲哀经历,文森特是自卑又孤独的。他转学来,不被男同学女同学从所接受,课间活动或是上课,都表现的不合群。老师普莱斯想通过给他很好的关注和爱来开导他,让他走出孤独,拥抱人生。

最后相反,文森特想通过撒一个被老师揍的谎,来建立自己和同班男生的“同一战线”感,这个谎言最终被普莱斯老师一贯的出于同情的温柔所打破,文森特无法融入同龄人的阵营。

对于孤独的人来说,越是想要把他拉出孤独,就越是让他陷入更加巨大的孤独。

或许有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peer pressure的作用更强一点。

但是无论是普莱斯还是文森特,他们都没有错,一个是教师的道德精神,一个是孤独不合群孩子的孤独天性。

那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心始终梗着难受,极需抒发,极想分享。看到《南瓜灯博士》这个名字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
    6c2c89658e53阅读 5,687评论 0 0
  • 背景(很重要):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孤独 学生与老师的对立,在童年中是一种默认的“和谐”。普赖斯老师掩饰不住的同情...
    mrwang_4c59阅读 4,886评论 0 0
  • 这篇短篇小说,其实我没读太懂,这个转学来的学生,倒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转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不太记得怎么融入到同学...
    谛十四阅读 6,136评论 0 0
  • 这本书分三部分,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社会责任三方面讲了公司的管理精华。 知识工作者需要清楚的是,拥有知识不一定拥...
    何稼进阅读 1,092评论 0 0
  • 滑铁卢已败,拿破仑远航。欲投身科技,抚昔日创伤。遥指南北美,探天地洪荒。不期为俘虏,命丧于砒霜。【英雄】
    看图写诗阅读 1,5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