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维也纳之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旅行。
本来说是一次正式的巡演,结果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科隆的专场音乐会,而是我们……
要出发了,我匆匆跟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告别,随后就跟同学混在一起了。
7月11号的早晨,我们出发了。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维也纳给我的印象是:是不是欧洲都一个样?与英国相比,这里只是语言不同,其他的——低矮的建筑,高大的身躯,空气“新鲜”——有何不同?
我们在维也纳只看了一场演出,这让我感到无比可惜。尽管美泉宫的音乐厅很小,但是气氛十分活跃,这比QQ音乐里的效好很多。尤其是在演奏《蓝色的多瑙河》和《拉德斯基进行曲》时,我感觉内心一片翻江倒海,有种对于音乐能给人的共鸣的惊叹,一种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如果有一天,台上的人是我们呢?
然而,按照伟大吴老师上过的课来讲,《蓝色的多瑙河》和《拉德斯基进行曲》应该是每个传统音乐会的收尾,结果突然出现了一个加演的曲子,而且全场唉声叹气……这是什么曲子呢?
维也纳的行程还去了一所著名的大学。这所大学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大学(好像叫国立大学,没记错的话是从兽医院进化而来的),按照一位女士的介绍,这所大学的每一个教室、每一个音乐厅都拥有世界级的音乐效果、音响效果,而且不管你去哪一间教室,都可以至少发现一台施坦威钢琴。这似乎是一个奇迹: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最完美的环境下,用最专业的设备,与最资深的教授进行学习,难道不应该列入世界奇迹吗?难道不该是每一所大学,甚至学校,都要将最好的东西给学生吗?
在一天上完因为科隆教授的课后,我们为她演奏了一次小小的音乐会。她非常欣赏我们,但是这令我吃惊的,是他在听完音乐会后的行为,她带着我们做了一系列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将古筝围成一个圈、然后玩各种音乐游戏。这才让我真正感受到外国人的,想象力他们不会让一件东西变得死板,而是让更多的可能发生。这种思维模式造就了他们今天在很多方面的卓越成就。
看建筑、博物馆从来都是我最讨厌的事情,没有那种联系感,有种像是逼一只猫去看月相图,看了也就算了。
不过这次看的博物馆不多,基本都是建筑。比如莫扎特故居、金色大厅等等。这些在中国见不到的东西令我十分有兴致(老实说,国外博物馆里的东西,中国也见不到,可能是主观问题吧)
在参观的建筑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科隆大教堂地下室的一个房间。人不可以进去,但是里面黑的十分可怕,有点像放尸体的地方,然而有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如果可以的话,我非常想进去瞅一眼,然后立刻出来。
“欢迎来到深圳习筝有道,科隆大学专场音乐会!”
这是我一生中非常难忘的时刻。
我们用近100个小时排,用尽一切办法,最终站在了科隆大学的舞台上。
我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什么是最好的安排?
“他们的上半场有点像在热身,下半场才是他们真正的实力”
最好的安排永远都不是完美的。
我清楚的感受到上半场的我:手指僵硬,浑身感觉都结了冰!这实在太糟糕了,让我对自己失望透顶。
也许上半场的确是热身。下半场我终于有了点感觉,而且气氛也似乎活跃很多。
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我依然为我们的团感到骄傲,能在科隆大学照一个神圣的地方演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其实当时的我非常感慨,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相聚?那么多人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直努力,为了一个目标,而一直站在一起。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还能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再一起奋斗。
我感觉这就是整个维也纳形成的高潮,其他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我就来找总结一下,我们在整个行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按时间线)
中世纪(近1000年):
格利高里教皇——四线谱
1254年中世纪结束
1400年文艺复兴:但丁——《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爷
彼德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以上三位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圣方济各——天主教改革家
解剖学、透视、明暗、晕染发法 皆发明于文艺复兴时期
1600年 文艺复兴结束
1600~1750 巴洛克时期 (莴苣状穹顶)
1730~1820 古典时期
维也纳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在一个喧闹的夜晚,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接走。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再见。
本来说是一次正式的巡演,结果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科隆的专场音乐会,而是我们离开的那一个夜晚:匆忙,没有道别,没有拥抱,但是却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