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有尽处 只有师恩无穷期——贺家村赵老夫子残碑考证

       贺家村位于白蛇传故事发源地许沟村往西约3公里的淇河南岸,距离鹤壁市区14公里,行政上属于淇县庙口镇王洞村下属的四个自然村之一,人口大约五六百口,村中的主体姓氏为冯、赵两姓。其中赵姓,根据其清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二十日所立祖坟墓碑记载,赵姓清初由山西省壶关县树掌村选居贺家滩(现贺家村),树掌村赵氏迁居鹤壁市的还有潘家荒村的赵姓后人。

贺家村附近的淇河

       贺家村并无贺姓村民居住,据村中老人讲,贺家村原本是有贺姓的,居住在淇河岸边,在明末因淇河发大水冲毁了房屋,出外逃荒谋生去了,自此村里就没有了贺姓。巧合的是在山西壶关县的原籍地树掌村,村中也有冯、赵、李、牛四大姓。不知贺家村的冯赵二姓是否是结伴而来,共同迁居贺家滩,这就不得而知了,冥冥之中也是缘分。

       赵姓族人繁衍至第六代时,家族中出现了第一个邑庠生员(秀才)赵粦,他的儿子七世的赵琳堂也同样地考取了秀才。对于一个偏居一隅,距离县城五十里地的一个小村庄来说,一门两代秀才,父子二人廪生,也算是光耀门楣。村里的赵姓族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赵粦考取秀才以后,在浚县县城以教书为业,一边教授学生,一边自己学习,积极备考在省城举办的乡试,准备考取举人。


贺家村古民居

       在赵粦43岁这一年是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这时候是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年。赵粦在八月最后一次参加了乡试,他似乎是通过了举人的考试,但是遇到了考官索贿,赵粦由于性格耿直,不屑于行贿,最终没有正式获得的举人头衔。落第之后的赵粦回到了村里,在愤懑交加中于次年二月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赵粦虽然没有考中举人,但是作为一名教书先生而言,他还是非常优秀的,他在浚县城教授的二十二个有名有姓的学生当中有十六人考取了秀才,自己的儿子也考取了邑庠廪生,成材率还是非常高的。赵粦去世后三周年之际,他的二十二个学生,来到了贺家村,为了怀念恩师的德行道艺,为赵粦先生立碑以示纪念。

       虽经百年风雨,庆幸的是碑身上的大部分文字还是可以识别的,碑文引经据典,文理俱惬qiè,师生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贺家村赵老夫子残碑 上部

        关于赵老师的成长经历,碑文中是这样说的,赵粦先生幼时苦读,考入淇县县立官学就读,青年时期获得了"邑庠廪生"(yì xiáng lǐn shēng)的资格。在清朝秀才进入县、儒学读书后称"生员", 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每月给廪食,补助生活。廪生的名额是有数量限制的,县学为二十人,每人每月给廪米六斗。在清代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的名义,朝廷每年发给廪饩xì银四两,所以赵老师的廪生资格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关于赵粦老师的性格,碑文中说他为人谨慎,操守方正,志向远大。在日常的学习上刻苦自励,生活中乐天知命。待人接物,温温大雅,说话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有美好的声望。为人循规蹈矩,道德修养高尚。性格温文尔雅,知识层面闻多识广。在教学的业务方面腹有诗书,笔下垂露。学生对老师赞美,真是滔滔不绝。

       赵老师从取得邑庠廪生的资格后,开始了教学生涯,同时一边自己备考在省政府开封举办的选拔举人的乡试,在赵老师的短暂的一生中大约参加了4-5次乡试,也算是历尽磨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所以被当时的贪官污吏褫夺举人资格,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崩塌了。哀莫大于心死,赵老师身心俱疲地回到了他的故乡贺家村,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郁郁而终。


贺家村赵老夫子残碑 下部

       赵老师的去世带给学生的打击是巨大的,在老师去世三周年的日子,赵老师生前的22名学生一起来到了赵老师的家乡,看着老师的坟墓,痛心思慕,流涕感怀,回想和老师在一起的朝朝暮暮,学生们是多么的想再次列坐春风,听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倘若天假之年,学生们还希望老师能继续引领自己进步,谁能想到老师尽然在强仕之年(40多岁),就病染膏肓,魂归泉路。学生们说:“老师的去世对他们而言,就像泰山崩塌,众人没有机会再仰望高山,就像大堂的梁木损坏,使大家失去依靠”,心痛到了极点。这样的师生情,怎不令人动容,穿越百年的历史依然激荡着我们今天的人心。

       对老师的恩情,学生们无以奉报,对于老师的品德大家心悦诚服,学生们共同的心愿就是为老师立碑纪念,要把老师父子两代人的德行道艺传于后人知晓,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贺家村的这块残碑,让今天的我们有幸触摸身边真实的历史。

       就纪念碑本身而言,盘龙御首,碑首、碑身、底座总高约2米左右,厚度25厘米左右,目测重量在千斤有余。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把石碑从浚县运到偏居一隅的贺家村,定是一项极费力的工程,应该是耗资不菲,这也从侧面应证了学生们对老师的爱戴之情。历史的具体细节,我们已经不可考证,但是22名学生来到了贺家村,留下了纪念老师的石碑,这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史实,这足以说明赵老师的人格魅力,虽然不知道他学生后来的成就,我想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截止发文时,历经133年的沧桑巨变,碑身已断为两部分,和底座已经分离,共计三段。历经战争年代,碑身又有多处弹痕。为了记录这段真实的历史,经过多次辨识,现将碑文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不忘於心

       從来人生之不朽有三,立德立言立功,此千古之至論,亦衡今之大端也。

       吾夫子父子豐功偉烈虽未铭於旗,常德行道藝實有益於名教,缅懐 希聖趙太老夫子幼時苦讀,壮年泮遊,慎修思永,常存青雲志,樂天知命,克勵廉遇之风,處己接物,忠信篤敬,温温大雅。令望詠文賦诗,清真雅正,循循至人,誘而生平之為人,誠足風耳。

       惜年四十有四而即辭世,長可慨也。幸 仙居老夫子幼而聰明,長(而)敦敏,采芹於綺嵗,食餼xì於英年,克承先绪,不墜箕裘bù zhuìjī qiú,科設濬xùn州,更多成就寓精明於渾厚之中,温爾雅廣見聞於經史之内,腹笥fù sì宏便,筆下垂露,小試無不列第。文若湧泉,鄉試屢膺,薦jiàn呈是誠所卓犖不羣zhuó luò bù qún而超拔流俗者。倘天假之年,孰不願列坐春風,沐其軰陶,拱立雪門,冀其引進,不意日易逝嵗,僅幾乎强仕而病染膏肓,魂即归於泉路。

       固夫子之不幸,实第子之不幸也。瞻泰山之其頽,吾将安仰;望梁木之其壞,吾将安放,嗚乎!吾等夂随函文,痛心思慕,瞻望塚(塋),流涕感懐,迄今仙居夫子運届三週,无可奉报,共欲铭石傳後,因谋及從太老夫子之诸先生,生咸曰:“吾黨之是,心乆矣”。同心協力,共襄其事,以誌吾夫子父子,德行道藝之不朽,亦以抒羣弟子心悦誠服,素忱云因,就地作歌曰:

行山蒼蒼,淇水洋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長

濬邑門(学生姓名)

丁学诗張士珍 張汝慶 直中天 李九思 徐萬年 張永恭 張超凡 王彚選 王一心 朱青梅

白光宗張慎德 郭昌龄 張 桐 張德福 姜學禮 李文章 張廷寳 谢廷桂 張 荣 白 桂

清光绪拾五年己丑 贰月 上浣 穀旦 仝(建立)


名称、典故释义:

不朽有三: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不朽。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至論: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大端:重要的端绪。

豐功偉烈:犹言丰功伟绩。形容功劳极大。

铭於旗:古代常将逝者的功绩铭记于旗旌、功簿之上,或随葬墓宫,或陈于宗庙,显其威名,并示悼念。

德行:指道德品行的素质。道兿:指学问和技能。

名教:名声与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与伦常道德为准则的礼法。

希聖:效法圣人;仰慕圣人。泮遊:在地方的官立学校求学。

慎修:谨慎修行。思永:考虑长久之道。青雲志:远大的志向。

樂天知命:顺应天意的变化,固守本分、安于处境且悠然自得。语出《易经.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克勵:刻苦自励。廉遇:亦作廉隅,比喻方正的操守。

處几接物:要求自己,待人接物,与人交际。忠信篤敬:说话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敬慎。

温温:温柔和气的样子。大雅:性纯正而有美德。

令望:美好的声望,或有美好名声的人。詠文賦诗:吟咏诗词诵读文赋

清真:纯真朴素。雅正:文雅端正。循循:遵循规矩貌。至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誘:引導;教導。誠:的确、确实。風:教化。《古今韻會舉要•東韻》:“風,王者之聲教也。”

耳: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慨:叹息,叹气:~叹。感~。敦敏:笃实敏捷。

采芹:古代诸侯的学宫,称为「泮宫」,学宫之水池为「泮水」。采集泮水的芹菜,意谓入学。或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

綺嵗:意思为青春;少年。

食餼:xì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克承:能够继承。先绪:祖先的遗业。

不墜箕裘:bù zhuìjī qiú比喻前辈的事业后继有人而不会中断。浑厚:淳朴;朴实

温爾雅:形容人文质彬彬,态度温和典雅。廣見聞:拓廣知識領域。

经史:经部和史部,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

腹笥宏便:fù sì腹中所装书籍甚多,出自司马彪《续汉书》。

筆下垂露:笔势自上而下,若垂而复缩,点缀如轻露,皆出新意。

小試:科举时代选拔秀才的考试。也称为「小考」。

文若湧泉:比喻行文时,思路迅速丰畅。

鄉試:科举时代,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中试者称为「举人」。

卓犖不羣:zhuó luò bù qún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超拔流俗:摆脱流行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

天假之年:老天延长其寿命。孰:谁、哪个。列坐春風:比喻老師善於教學,學生如沐春風。

沐其軰陶:谓蒙受德泽教化。拱立雪門:比喻尊敬师长和虔诚向学。参见「程门立雪」条。

强仕:男子四十岁时,智力正强,志气坚定,可以出仕。语本《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

病入膏肓:病情沉重,无药可救。泉路:冥途,人死后所归之处。

泰山之其頽,梁木之其壞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后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梁木其坏,是说屋梁损坏。比喻贤哲死亡。

安仰:高山安仰,德行高的人死后,不能再有仰望机会。一般用做敬悼师长之辞。

安放:失去了依靠。痛心:哀伤、悲痛到了极点。思慕:怀念;追慕。「孔子既没,弟子思慕。」

感懐:感伤的怀念。週:满一年。

心悦誠服:由衷地信服或佩服,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指诚心诚意的服从。

素:向来。忱:chén真诚的情意,诚恳。云:说话。因:原故,原由。

上浣:huàn上旬。也写作澣。穀旦:良晨;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

从碑文中可以获得的信息

1.立碑日期:光绪十五年 乙丑 二月 上旬,公元1889年2月上旬。此时赵老师已经逝世三周年了。

2.赵老师逝世于光绪十二年二月,公元1886年,时年44岁,出生于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属兔。

3.“采芹於綺嵗”表明:赵老师少年时期就读于官办的县学,“食餼於英年”表明:赵老师在30岁左右正式取得廪生资格,享受政府廪膳补贴。

4.赵老师于43岁(虚岁),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本年为乙酉年,是大比之年,乡试在8月份举行。(清代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举行,称正科)


(简体字版)

不忘于心

从来人生之不朽有三,立德立言立功,此千古之至论,亦衡今之大端也。

吾夫子父子丰功伟烈虽未铭于旗,常德行道艺实有益于名教,缅怀希圣赵太老夫子幼时苦读,壮年泮遊,慎修思永,常存青云志,乐天知命,克励廉遇之风,处己接物,忠信笃敬,温温大雅。令望咏文赋诗,清真雅正,循循至人,诱而生平之为人,诚足风耳。

惜年四十有四而即辞世,长可慨也。幸仙居老夫子幼而聪明,长(而)敦敏,采芹於绮岁,食饩于英年,克承先绪,不坠箕裘,科设浚州,更多成就寓精明于浑厚之中,温尔雅广见闻于经史之内,腹笥宏便,笔下垂露,小试无不列第。文若湧泉,乡试屡膺,荐呈是诚,所卓荦不群而超拔流俗者。倘天假之年,孰不愿列坐春风。沐其辈陶,拱立雪门,冀其引进,不意日易逝岁,仅几乎强仕而病染膏肓,魂即归于泉路。

固夫子之不幸,实第子之不幸也。瞻泰山之颓,吾将安仰;望梁木之其坏,吾将安放,呜乎!吾等终随函文,痛心思慕,瞻望塚茔,流涕感怀,迄今仙居夫子運届三周,无可奉报,共欲铭石传后,因谋及从太老夫子之诸先生,生咸曰:“吾党之是,心久矣”。同心協力,共襄其事,以志吾夫子父子,德行道艺之不朽,亦以抒群弟子心悦诚服,素忱云因,就地作歌曰:

行山沧沧,淇水洋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浚邑门(学生姓名)

丁学诗张士珍 张汝庆 直中天 李九思

徐万年张永恭 张超凡 王汇选 王一心

朱青梅白光宗 张慎德 郭昌龄 张 桐

张德福姜学礼 李文章 张廷宝 谢廷桂

张荣 白 桂

清光绪拾五年己丑贰月上浣穀旦

仝(建立)

后记,文中主人公父子姓名为化名,浚县学生姓名为真实姓名,浚县朋友,家里有族谱的可以对照一下光绪年间的先人姓名,是否一致,估计您家的先人就是当年这位赵老夫子的得意门生。水平有限,文中不免谬误,抛砖引玉,还望高人斧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701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49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03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94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18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96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81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7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68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14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53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3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94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3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6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37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31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