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我接触的妈妈群体也越来越多,她们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虎妈型的,拿其他好多孩子来和自家一个孩子比,觉得自家孩子这也不行那也差劲,让孩子学这学那,恨不得一点都不能落后;一类是猫爸型的,总觉得孩子的童年就这么几年,很抵触让孩子学习,奉行快乐成长和自由玩耍,在她们看来,学习就是不快乐的,就是孩子的负担;一类是矛盾型的,既想让孩子轻松玩耍又焦虑不报兴趣班会落后,脑子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拉锯战,时而这个占上风时而那个占上风,最后摇摆不定,孩子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好。
一开始,我属于第三类人群。我很焦虑,既想让孩子快乐玩耍又想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就是我干什么事都是虎头蛇尾,遇到孩子干不好或不愿意干的事,就会自责,然后放弃。等到后来我看到别的孩子很出色,我就后悔难过,担心孩子以后没有竞争力。
这种情况持续了有半年时间吧,后来有一天,我像被醍醐灌顶一般突然就开了窍,似乎我以前学的知识也都融会贯通了起来。我看到了以前我认识的盲点:世上并不只有静待花开和鸡娃两条路,学习也并非代表痛苦。
父母需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给孩子设置一个个难度相当的关卡,让孩子既有挑战感又不会有无力感,让孩子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帮助孩子不断拓展自己的舒适区,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脚手架、铺路人。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简而言之就是:“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用通俗一点的语言说,最近发展区就是“跳一跳,够得到”,但是这种“跳”是在人帮助下跳的,并不是仅依赖于孩子自身。同样,如果超出孩子现阶段认知水平太多,会使劲跳也够不到。
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就是孩子的舒适区,他们做这些事毫无难度。最近发展区就是孩子的挑战区,他们需要努力才能达到。下一年龄段的潜在发展水平就是孩子的恐惧区,就像让小学的孩子学初中物理一样,他们不论如何努力,也很难成功。
静待花开其实就是让孩子一直处于自己的舒适区,没有任何的挑战。使劲鸡娃其实就是让孩子在挑战区独自作战、在恐惧区无所适从。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但前提是这一能力处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我也要做孩子的脚手架,给孩子铺梯子,让他能踩着我一步步爬上去。
想明白了这些,我也就找到了方向。我首先掌握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平均发展水平,再明白这一能力发展的最低年龄和最高年龄,再对照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我心里就基本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我的孩子处于什么位置。然后我再思考培养这一能力需要其它哪些能力,分解任务,简化单次任务,给孩子搭建小的台阶,等他爬上一个台阶并巩固后,再爬下一个台阶。
比如说我想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我先了解到孩子自愿分享是建立在社交需求上的,社交需求是从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这一阶段开始的,年龄段大致在三四岁左右。然后我分解分享需要的其他能力,比如物权意识建立、能识别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一定的转换思维能力和一些简单的社交技巧等。
接下来我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生活中逐一培养他的这些能力。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认知情绪和从他人角度思考是很难的事情,那么我就从适合这个年龄段认知的简单层面出发,先命名情绪体验情绪,再问他觉得别的小朋友是什么情绪,为什么会哭等,同时,在他有情绪时,接纳他的情绪,说出他有这种情绪的原因,教他一些情绪来临时的发泄方法,同时设立一些规矩。
然后我会抓住机会演示给他看一些社交技巧,分享和交换带来的结果。比如他想要别人的东西,我会鼓励他先分享自己的东西,或者问问能不能交换,或者问问要怎么做别人才能给他这个东西等等。
这么做了一年多,现在他已经可以很好地分享了,同时,遇到问题也能想一些迂回的方法,我很为他自豪!
我想,如果我们能转换视角,不是要求孩子做什么,而是思考我们能帮助孩子一些什么,给孩子多些耐心,多些时间,那么孩子会一步步顺着我们搭建好的脚手架,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不断地拓宽舒适区的边界,掌握越来越多的能力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