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记租房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她去香港,完全和他人不是一个模式。他人大多有海外留学历史,南方人居多。她完全是个北方姑娘,内地读书。

她的选择也和他人不同,她想着去远方看看,完全没想到过去香港.偶然间翻看网页,看到了那则招聘启事,要求是文理兼备的混合型人才,她本科是设计,研究生读了法律,完全符合招聘要求。

谁知道笔试、面试她一路过关斩将,不小心通过了。当时还有一个最理想的选择,阴差阳错没成,于是她选择了第二选香港。

一个北方的小姑娘,两眼一抹黑,就来了,她想自己算不算孤胆英雄。那时候疫情肆虐,有诸多因素,她没有在网上找房,偏偏她到香港是开学季,香港租房市场形势一片大好,那天她上午和房东说,回去考虑一下,结果,结果就让别人定了。后来她想,也许是缘分不够,下次遇到合适房源,一定快刀斩乱麻,一举拿下。

那个阳光晴好的上午,香港少的晴好。那天房东联系了她去看房。时间是上午九点左右,整条街静悄悄的,一个人没有,她跟在房东身后,拖出两条长长的影子,走过那条街,来到那栋公寓。

楼房是高层,那个小屋,一床一厕一厨加上淋浴地,总共就十多平,让她想起曾经学过的课文二六七号牢房里的一句话: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她自嘲地笑了,恐怕还没有七步吧。

但是她看中了静这一点,她心里暗自琢磨,房子小点就小点吧,香港这地,恐怕都不能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了,这是真正的鸽子笼,或者鸽子笼都不如。好在静,她睡眠较轻,很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最主要的是时间紧迫,旅馆可不是她能天天住得起的,更何况,这房的价位在她的心里预期,还能接受。

于是她就定下来。到了晚上,她就明白,一切事情,决不能被外表的溜光水滑所蒙蔽,一切都和外表看到的截然相反。

原来这条街是香港著名的酒吧街,酒吧街主要是夜生活,旭日东升的时候,整条街自然是静悄悄的。入住那天晚上九点钟开始,就听见酒吧里传来歌声,歌声嘹亮刺耳,再有乐器加持,一直到深夜十二点,依然热闹非凡。后来她听说,那里有法国人组成的乐队,到了夜里各种乐器齐鸣,伴奏着狂欢者的歌声,让夜晚多了燥热与嘈杂。

这只是公寓外在环境,她的小窝也是绝不寂寞的,领她瞠目结舌。

小窝居蟑螂横行。蟑螂号称打不死的小强,她用了网上推荐的各种神器,与来势汹汹的蟑螂作战。神器不可说不神,然而它还是败给繁殖能力超强,前仆后继的蟑螂。

蟑螂大有长期驻扎的趋势。

有了蟑螂,自然招致蟑螂的天敌蜥蜴,听说蟑螂是蜥蜴尚佳的美食,其实她超怕虫子,像蜥蜴这样的小东西她不仅是怕,更是心里有些恶心,如见了蛇一般,看到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据她观察,在她小屋安家的似乎是蜥蜴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孩子。

一天深夜,她忽然听到类似老头的“嘎嘎嘎”笑声,笑声尖锐,短促,让人听了毛骨悚然。听声音,不在外面,不在隔壁邻居,这声音似乎就来源于她的小屋,再细听,似乎就在她的屋顶。不时发出那如笑一样的叫声。

拿家伙什敲打,只是停一会儿,笑声又起,她最后败下阵来,躺在床上任由它笑。

那一宿的煎熬,真是酸爽,不足与外人道。

后来她了解到,那声音就源自她小屋的雄蜥蜴,求偶期的夜里,雄蜥蜴异常兴奋,夜夜笙歌,以求获得雌蜥蜴的芳心。

那声音,一直持续到那个季节结束,成了她夜晚无法入眠的陪伴。

都说蜥蜴是断尾自救,她也是见识到了。那天她看到蟑螂屋上有只蜥蜴尸体,干尸旁边一截断尾。她不知道自己不在家的时候,一只蜥蜴如何在蟑螂屋遇到险情,以至断尾自救也没能逃脱,她看到的只是战斗后的残骸。

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离家万里,让她认识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从意识形态到生活方式,租房只是她生活的刚刚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