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家孩子一遇到点事就会哭,或者就喜欢闹腾,从来不会“有话好好说”。这其实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关系的,今天小方老师首先带大家了解,孩子为什么学不会“有话好好说”。
01孩子为什么不会“有话好好说”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我们的情绪都是受大脑控制的。幼儿园至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思维方式的发展还不完善,情绪都是被原始脑所控制,很容易遇到问题或困难就逃避。那什么时候孩子才能理智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呢?要等到孩子大脑的前额叶(位于大脑额头前侧)发育完善才可以做到,而大脑前额叶发育完善一般要到25岁左右。所以这也是我们大人为什么能够理智控制情绪而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我相信家长们现在都能理解,孩子小时候并不是故意不好好说话,而是他这时候做不到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想想,孩子也是有点委屈的。他这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和关心,而不是莫名的管教和训斥。
02父母如何做情绪管理者
我们父母都是成年人了,年龄基本上都超过了25岁,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呢?这不免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工作上不顺心挨领导骂了,孩子不听话惹自己烦了,这些负面事件让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都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能控制情绪好好和孩子说话,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也是有情绪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会把负面情绪忍受下来,自己默默消化;有些人会通过各种发泄方式将情绪宣泄;还有些人会选择逃避负面情绪,使自己忙碌起来不去想有关的事。说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父母们都习惯哪种方式?小方老师觉得出于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考虑,我们可以选择健康的发泄方式,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如唱歌,运动或跑步等。负面情绪在心里积压久了,不仅会让自己憔悴,更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俗话说,忍一时乳腺增生,退一步卵巢囊肿。作为一个女人,孩子的妈妈,一定要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因此,我们要学会接纳情绪,接纳孩子和自己的不完美。
03如何引导孩子面对“负面情绪”
我们帮助孩子面对负面情绪,可以采用情绪管理五步走:RULER。这五步分别是:Recognizing识别情绪、Understanding理解原因、Labelling标签情绪、Expressing表达情绪和Regulating调节情绪。
第一,及早教会孩子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这里小方老师推荐给各位父母们一部有关情绪的动画电影,名叫《Inside Out》,中文名叫头脑特工队。它非常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也非常有趣。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属于他的“情绪调色板”,如红色代表生气,黄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伤心等,让孩子学会记录自己的情绪。
第二,要帮助孩子弄清楚情绪的原因,可以让孩子把情绪问题说出来或写出来。我们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绪,沟通时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想......”或“我明白你感到非常......”等等。
第三,给情绪贴标签,找到精准的词汇来标记。这时,父母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孩子标记自己的情绪,【你为什么哭呢?】、【你觉得很生气吗?】
第四,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会表达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任何情绪都值得表达。此时,对于孩子的所有情绪,父母要做到“不评判、不指责、不嘲笑、不唠叨。”
最后,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化解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做开心的事情、出门运动等。但是我们要定下设限:【但你不能...(因为...)】或【柜子的门不是用来踢的】。也可以提供另外的选择:【若你喜欢,你可以...】。让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也不是洪水猛兽。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父母不要只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在成长,在不断认知自己。我们要善于运用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