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十年,与吴老师在赣南小城重逢。
见面那一刻,自己千里奔袭的劳顿瞬间消逝。
刚下火车,我便给吴老师去了电话,今天赶来出差,想去看他。
电话那头,吴老师声音洪亮,笑声朗朗,压根不像一位退休半年多的人。
在他叮嘱下,我从车站搭乘公交车前往见面地点。本想滴滴打车,可吴老师特意发来乘车路线指南,要不他就自己赶来火车站接我。
十年未曾谋面,心情当然激动。只是,我怎忍心让六十多岁的吴老师来车站接呢?何况以前,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
入乡随俗,还是遵从老师的心意吧。我答应他,乘坐一元的公交车,赶往会面的公交站台。
在火车站转悠好一会,才找上那班28路公交,投进一元硬币,挨窗边上默默坐下。这样的情景,似曾相识,又觉陌生。
公交车徐徐向前,看着沿途的城市风光,脑海中闪出无数个吴老师退休的样子。老师现在过的好吗?身体会不会很差?是不是已经老态龙钟,走路都颤颤巍巍了呢?
十年后的重逢,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还有莫名的担忧。这样一路看风景一路想心事,竟然错过了指定会面的公交站台。
我一拍脑袋,糟了!赶紧在越过的前方站台下车,扫上一辆共享单车,飞快的往回骑行。
疾驰在绿树成荫的城区大道,夏雨开始淅淅沥沥撒在身上。我顾不上欣赏沿途美景,心里眼里都在搜寻吴老师的身影。
没一会,我来到约好的公交站台,把共享单车停好,赶忙奔向站台寻找。
正当自己在停车牌下犯疑问时,一声熟悉的“小培!”将我唤醒。
转身回头,发现一位满脸笑容,穿着端庄的老人,推着电动车朝我走来。
是他!还是自己喜欢的模样。“吴老师!”我欣喜万分。
“好多年不见了,小培还是老样子啊!”“走,我带你去商场吃一顿好的。”“那里有厨艺表演,咱们边吃边聊,好吧?”
多么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多么慈祥关切的话语,让我如沐春风。眼前的吴老师,依然那么优雅,那般随和,那么的热情。
刚才还搁心上的一块石头悄然落地。
吴老师骑着电动车带我缓缓前行。我想当一回司机,他坚决不同意。穿过一个十字路口,我们来到附近一家现代气息浓厚的商场。
吴老师刚放下电动车,便从后备箱取出一只不锈钢保暖杯,还有备好的两把雨伞。
“小培,这是我刚做的米酒,带来给你尝尝!”
我心里猛一阵感动。太突然了,从不沾酒的吴老师,怎么学会酿米酒了?
带着惊喜和好奇,我跟随吴老师径直走向商场那家有厨艺表演的餐厅。
从一楼乘电梯直奔四楼的餐饮区,吴老师的脚步坚实有力,一点也看不出如今古来稀的年纪。
在一家开放式的餐厅前,我们停下脚步。里面装饰时尚,文化气息浓。吴老师告诉我,就这家店,蛮不错的。
看着他和店员笑着招呼,应该是以前来过,而且是他比较喜欢的地方。
这家餐厅亮堂,每一桌都有专业厨师面对面展示厨艺。围着厨艺专用的“铁板烧”,还连着三张长条形方桌。我和吴老师并排坐在一起,边欣赏厨艺,边聊着家常。
初入职场不久,便有幸遇上吴老师。总感觉他待人接物优雅亲和,说话慢条斯理又铿锵有力。十年未见,风采依旧。
谈起自己的恩师,除了工作,自己了解还真不多。以前从未听他聊过自己的生活家常,倒是从别人那里得来不少他的坎坷经历。
这次重逢,他终于说起了许多有关他和家人的往事。我一边倾听,一边心疼。
十年前,我们先后离开单位一起共事的部门。我先回到居住地上班,吴老师没多久也回到故乡所在的城市工作。
老师说,那会正是家庭特别需要他的时候。在优厚的薪职与囧迫的家庭之间,已知天命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
如今轻松谈及,那时真是太不容易。吴老师兄妹五人,他是长子,父母的身体每况日下,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是找他解决。
那会他还在九江任职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而父母在赣南一个小镇居住,两地相隔千里。在父母的翘首期盼与单位繁重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他心力憔悴,痛苦不堪。
尽管还有其他兄妹也能帮忙,但心地善良的吴老师还是主动担起了重任。他决定回到父母身边,果断放弃月薪上万的岗位,也迅速向单位提出调整工作的申请。
他用真诚和孝心,最终感动了高管,也如愿回到了离父母不远的故都上班。只是,事业正旺的吴老师,为此失去了高薪和事业发展的机会。
时隔多年,他谈及此事,内心坦然。如今年近九十高龄的双亲健在,被他当成孩子般的宠爱。在故都工作这些年,他省吃俭用,在城中依山傍水的休闲区买下一套商品房,终于过上想要的祥和美满生活。
“那会真难,工作不可能经常请假,但父母时常来电话诉苦,心里何等难受。”“如果那年没回来,双亲早已不在人世,自己也终会被生活拖垮。”吴老师和我聊着,脸上满是欣慰。
看着眼前春风满面,云淡风轻的恩师,我难以相信,这是一位从年轻到中年,以致现在无数次承受生活打击的男人。
面对无情的岁月伤痕,他却以自己的果敢和坚强,报之以歌,活出独有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