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去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有一个老头儿在公园里钓鱼。儿子过去看,眼巴巴的瞅着那些被钓上来的鱼。老头儿看到儿子那个热切的眼神,就给了儿子一条让他养着玩。
装在纯净水瓶里带回家,养在了一个塑料盆里。因为从来没有养过鱼,也没打算好好养这条鱼——儿子也说,烤了吃是不是很香?我的经验,这个样子的鱼是活不了几天的,所以只是为了让儿子看着玩,暂时养上几天。
然而当天晚上就出了意外。
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那条鱼躺在地板上,已经僵硬了。
这个死亡案件,很明显比较简单,不需要通知福尔摩斯,我也能做出合情合理的推断。
夜半三更,它不甘于在这个小小的塑料盆里终此一生,于是做出了“跳出去”的决定。一般来说,这样的决定不算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不正是很流行的吗?
我想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从失败率的角度来衡量,自己去创业,应该是风险最高的了。看看每年新开企业与倒闭企业的数量,就能够知道。
不说创业了,跳槽,是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人面临最多的一个词汇,也是许多人用实践来检验的一个词汇。
据说黄河上有一个龙门,黄河里面的鲤鱼如果能够跳上去,就会化身为龙。这样的诱惑,那是几乎所有鲤鱼都会被打动的,于是争相跳跃。不过,究竟有几条鲤鱼变成了龙,似乎还没有明确记载。
我又想起有关日本就业的一些传统。一般大学毕业后就会选择一个企业,然后绝不会跳槽,只是努力就可以了,以在一家企业一家公司终身服务为荣。
我个人,是赞成在一个地方钉钉子的。只有这样,才会让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在某一个领域不断深入下去,充分发挥经验的作用,从而能让一个人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当然,我自己就没做到。所以我写下这样的文字,心里很是惶恐,怕被当做“托儿”痛打一顿呢。
许多的古话,都是听起来有道理,但是架不住分析。树挪死人挪活的说法,就很值得商榷。当然,大千世界,无数个例,哪种情况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败的,也确实难说的很。
无论如何,那条鱼是死掉了,我也没有听从儿子的建议把它烤一烤,直接扔在了垃圾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