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内篇一气呵成,层层递进的,第三篇即是养生主,养生的方法。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去生命求无限的知识,危险啊!人都喜欢去探索无穷未知的知识,我们应该去研究以为已经知道的知识。结合后面庖丁解牛就理解这句,不然就变得消极而不学习。
原文: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人以为自己都已经知道了,那样也就危险了。(人都这样)为善无近名,做点善事也没有到大家知道的份上,做点恶事也没有到判刑的地步。
原文: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身体应该顺应身体经络自然的运行的规律而时时监督,以此为不变的生活规律。经,不变的称经,变的称纬。(这样做到)可以保身,可以健康,可以养亲,可以尽天年。督,这里并非指督脉。有督办,督促的意思。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 砉然响然,奏刀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给文惠王解牛,手按在牛身,肩膀靠牛,足踏牛脚,膝顶牛身(解牛的全套动作)。哗的一声,刀子一下就刺进,发出的声音,就好像合桑林之舞,这个是正合经首(那时的名乐)的节奏。
原文: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文惠王说:嘻,妙啊!技术到了如此地步啊!
原文: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 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放下刀对王说:我喜欢研究牛的结构,提高自己的杀牛技术。开始我在杀牛时,看见的无非是整头的牛,三年后,已经看不见整个牛了,现在看牛的时候,我只是用心感悟而不在用眼睛目视了,不在感官知觉了而是用心的感悟进行。
原文: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顺应牛的自然结构,从缝隙处下刀,导向大关节的空处,刀所经过从未碰坚固密集的地方,避开大骨。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月一换,他们用来坎骨头。我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所解之牛也数千条,而刀刃还是象刚刚新磨的一样。
原文: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 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牛都有关节有缝隙而刀也不厚,薄薄的进入缝隙,那那宽宽的缝隙刀则游刃有余了不损刀。所以十九年而刀刃如新磨的。但是,每次到了经络骨头集结处,我见其难,小心谨慎,看的的仔细,动作慢慢的,动刀甚微,謋的一声然牛已解,整个牛如土委地。
原文: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接着提刀而立,检查四周,信心十足,擦洗刀刃而藏好。
原文: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惠王曰:妙啊!我听庖丁之言,感悟出养生之道。
原文: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 “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庄子有举一例。公文轩看见右师(官名)惊奇说:这是何人啊,怎么只要一条腿?介,一条腿。是天生?人为的?右师说:天生如此,非人为所致。生下来就只有一条腿。人的外貌都是天生赋予我们的独特性,所以知道受之于天,非人所愿的。
原文: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庄子又说泽边之野鸡十步才能找到一口吃,百步才能找到水喝一口,(虽然辛苦)它还是不喜欢养在鸡笼里。虽然精神旺盛,但也不愿意。
原文: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老子死了,秦失去悼念,三声干嚎后马上就出去了。弟子说:你不是老师的好友吗?秦失说:是啊!弟子说:是的话怎么这样掉念啊!你可以这样吗?
原文:曰: “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秦失曰:可以啊!开始我认为他是圣人,而今天看来不是。刚才我进来悼念,看见老的哭的象哭自己的孩子,小的哭的如哭他母。你们所以都聚在这,一定是不想说而情不自禁的地说,不想哭又情不自禁的哭。
原文: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本应该顺应生老病死,忘记了天道循环所制,这样在古时称循天的死亡的规律。该出生时,你老师就出生了,该走了,你老师也就走了,应该悲哀快乐都不能影响啊,古时称解脱之苦。生命之火总会烧尽,火种(他的道)会传承下去,永远不会有尽头的。
庄子的养生主要有以指喻指之非指的观念去读。开篇用人的知识问题和人的行为问题,直指道的三大法宝:虚,简,无为的道义。文字表面人对知识的求取好像很消极,实际隐喻人要健康必须脑子要空,简单,而我们人知识越多越复杂,复杂了反而让劳心劳肺枯竭而亡。第二个是人的行为问题,人行为的结果可以理解名(福)刑(祸),我们人不能刻意的善恶之为,先虚了善恶的所谓的标准,这样就可以简单从遵循天理良心的做事。这个就是无为而为的做人。结论:人时刻督促自己的行为要应天之序,道法自然的法则成为不变的行为准则。第二节开始,举例 1:庖丁解牛的道法自然的故事, 2:右师独腿顺应天赋。3:泽边野鸡宁愿十步一啄。4:老子之死的生死无常而顺应。最后结论:养生之道:虚,简,无为。则道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