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小院(四十九)父亲的粽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母亲的小院(四十九)父亲的粽子

宜山一中  薛思雪

节日,也是一种节奏,一如端午这样一个特别的节日,不仅可以给我们的生命留白,更可以唤醒我们生命的某种记忆。节日,也是一种传承,从爷爷奶奶传给父母,从父母传给我们,我们还会传给子孙,世代相传,便血脉绵延,那些触摸到的节日里的生命温暖,无论光阴流转,还是天涯海角,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记忆都会铭心刻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到端午时节,我总会想起父亲有关粽子的故事。怀想父亲当年卖粽叶,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那段岁月,这记忆里还着淡淡的艾草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时的记忆里,不识水性的父亲,一辈子都跟他的那条小船相伴,父亲做过船夫,干过“摸鱼”,打过“河籽”,做过“打鱼”。每逢节日期间,父亲就用他那条小船,做一些小生意,一如端午时节,他就会用小船载着一些粽叶,以及包粽子用的黄豆之类的农产品,和一些家里多余的糯米,一路桨声欸乃,顺流漂荡,沿河叫卖,渔者人家,好不惬意,到晚上归来时,只留一些残破的小粽叶。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端午那天,母亲就用这些残破的小粽叶包粽子了,别人家要用一片粽叶就够了,我家却要用三四片,有时要用五六片。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淘米,搓黄豆皮,煮小粽叶,切肥肉,香菇等,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就坐在小凳子上,包起了粽子。母亲拿起两三片叶子,把它链接起来并弯成漏斗的形状,抓一把糯米,均匀散放在叶子底部,再铺一层黄豆,挑选肥美的半肥瘦猪肉,往中间一放,按两下,把切好的四分之一蛋黄放置中间,两头镶嵌香菇,上面依次重复开头的步骤,又依粽叶的边缘绕多几层粽叶,轻轻拍一下粽身,好让米厚实些,再将粽叶往左向下相折,母亲三下五除二,穿针引线般的拿起绳子紧紧绕上两三圈,打结,就完成了。这时父亲也会过来帮忙,他主要是负责生火,偶尔也会客串一下包粽子,让我惊艳的是,父亲那双长满老茧厚实的手,居然也能张飞穿针般的包好一个个硕大的粽子,母亲粽子里一般只放一小块肥肉,而父亲的大粽子常常会放两块,所以我们常常挑大的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忆中最铭心的一个端午节,是四十年前的一个雨中端午。那时才三十五岁的父亲得了脑瘤,在杭州治疗,需要动一个大手术。父母这一去就好几个月,当时刚刚读小学我,跟着奶奶过生活,记忆中的物质生活异常艰苦,好像没有米饭,只吃硬硬的从东北运来的玉米干或本地的番薯丝,菜肴是每餐一颗土豆或一块豆腐泡之类。然而比这更艰苦的是一个小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想念,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恐惧。当时有没有通讯设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农村里,对一个弱小的孩子来说,除了恐惧、孤独、绝望,就是想念和等待。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父母始终没有回来,天天希望,天天绝望。就这样,大概在三四个月后,一个暴雨倾注的端午下午,放学时分,因为没有带伞,我被阻断在作为学校的祠堂里,看着天地间茫茫的暴雨,我想着在茫茫远方茫茫不知归期的父母,心脏一片茫茫的孤独和茫茫的绝望。这时一个送雨伞过来的大人,突然对我说:“思雪,你还不回去,下午,你爸爸回来了。”我一听,全身猛然一颤,这一颤,自今还深深的烙在我的骨子里,我纵身跃入茫茫的暴雨中,一边流泪,一边傻笑,一如暴风雨中勇敢的小鸟,一路飞跳,一路狂奔,平时需要十几分钟的路程,不要五分钟就到了。当我全身湿透,上气不接下气,跑到家里,看父亲正戴着一个军帽,坐在灶台里烧柴,母亲正在包粽子,逼仄的厨房里弥漫着浓浓的的粽香,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温馨的味道。平时被疾病折磨,情郁于中严肃而严厉的父亲,看见来,脸上流露出久违的难得的笑意和温存,当母亲替我换了干衣服,父亲便招呼我坐在他旁边,用灶台的火温暖我那颗寒颤而受惊的幼小心灵,那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温暖和温情。尤其是父亲那久违的温存的一笑,温暖了我寒站受惊的幼小心灵,叫我一辈子也忘记不了,自至今穿透我生命悠长的隧道,给我爱、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后,喜欢吃粽子的父亲,因为出于养病,享受了好长一段吃粽子的待遇。再后来,父亲享受了另外一个特殊的“粽子”,那时由于父亲的治疗,花费了大量的费用,平常我们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吃番薯丝饭,为了让父亲吃上米饭,母亲就用一个扎袋,在里面放上一些米,然后扎起来放在番薯丝里煮,番薯丝饭煮熟了,然后母亲把那个袋子一拉的来,解开就是一个大大的粽子样的饭团,看得我们口水直流。偶尔有时我生病时,父亲就会省下他那个独特的“粽子”给我吃,有时父亲为了这个“粽子”更像粽子,就在饭囊里放一两片小粽叶,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粽子”,这种“粽子”至今想起,还让我记忆如昨,垂涎三尺,念念不忘,那种独特的粽香,还穿透时空而来,满是馨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亲年轻时豪气干云,尤其是会吃,是特别有名的,在上世纪那个饥荒的六十年代他曾经和别人打赌吃饭,一口气吃了二十两的米饭,吃的人家目瞪口呆;又跟别人在夏日吃冰棍,一口气吃了二十多条,吃的对方惊讶不已,五体投地。但我更惊诧于母亲今天刚刚给我讲的父亲吃粽子的故事:那是五十年前的每一个端午节期间,那天白天母亲煮了二十多个糯米粽,挂在厨房里,准备给夜间“打河籽”回来的父亲和三叔他们作几天的夜宵,父亲凌晨两三点回来后,就拿粽子吃了,三叔只吃几个,父亲越吃越好吃,就一口气吃了十几个粽子,后来看看只留下两三个了,就干脆给吃吃完,然后就去睡觉了。母亲清晨起来做早饭,发现挂在厨房里的粽子不见了,以为昨夜有小偷进来,就连忙把父亲叫起来,说了情况,父亲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粽子都是给他偷吃到肚子里了,让母亲听了又惊诧又无语,那可是二十多个粽子呀!我今天听来,要不是从母亲亲口所得,我对此也会对此惊诧莫名而无法相信,以为只是神奇的传说一个而仰望不已,让我疑心,父亲莫不是从那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1000多年前的北宋梁山穿越而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尘过往戏流年,人间有味是粽香。父亲在四五十年前关于粽子的过往种种,在今天听来虽有点天方夜谭,但却能在我们庸常的日子里在心灵深处激荡起深沉的反响,让我们的血液和泪水真正的奔腾起来,让我们猥琐的身影变得舒展起来。有时,父亲粽子的故事不时会闯入我的梦境,包括我雨中奔跑的那一幕,还有父亲那温存的一笑。我想,父亲,是人生最猜不透的一个谜,在艰难困境中可以给人带来慰藉和力量的,唯有父亲。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八年六月十八日,端午之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45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49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960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7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6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0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6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7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5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46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6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