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七点了,李芳依旧躺在床上。她五点醒的,就开始刷视频,刷完抖音刷快手。今天是周末不用早起,不知不觉的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眼睛盯着手机都有些模糊了。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打了哈欠,揉揉眼睛,双臂举过头顶,伸了个懒腰,这才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
简单地洗漱之后,她本想再玩会儿手机,无奈肚子提出了抗议,“咕噜噜”地叫了起来。昨晚就没做饭,她边刷视频边吃了根黄瓜。今天早上也不能再凑合了,她走进了厨房。
吃点啥?她边思索着边打开冰箱,里面蔬菜倒是不少,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各种时令蔬菜占据了冷藏室。哎,上周老公和儿子都回来过周末,自己一高兴买的菜有点多。剩下自己一个人就懒得做了,菜都快放坏了。如果老妈在家肯定又得一顿唠叨。哎,现在想想,有人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啊!李芳无奈地摇摇头,关上冷藏室的门。
冷冻室的三个大抽屉也满满当当的。前天想蒸一锅芹菜肉馅包子,就不用炒菜了。可吃了没几个就不想吃了,干脆冻了起来。昨天又烙了发面饼,厚厚的,喧腾腾的,可吃了几口就没有食欲了,最后被冷藏室收纳了。哎,一个人吃什么都不香。这老妈不在家的日子真难熬呀!
想到这,李芳又抄起手机,拨通了妹妹的电话:“小四,我一会儿吃了饭就去接咱妈,你给她收拾好东西吧。”
听筒里传来妹妹的询问声:“妈,我三姐说来接你,你走吗?”没有听到老妈的声音,妹妹的欢快声震得手机发颤,“姐,咱妈说不走,再住些日子!”
“她都在你那住两周了,该回来了。”李芳不满地嘟囔。
“姐,两周就时间长了?她跟你住了二十五年了,时间长不长?平时我和大姐二姐地里活忙,没时间照顾妈,这些年不都是你一个人管妈吗?最近我有时间,妈又愿意住就让她多住些日子吧!”小妹的伶牙俐齿说得李芳张口结舌,李芳气恼地挂断了电话。
这老妈也真是的,父亲去世后一直跟自己住在县城,二十五年中跟着其他姐妹小住几日的事情也是屈指可数。不知怎么了今年麦收过后,却突然想到四妹家去住。
老妈那天给四妹打电话,询问麦收情况,葡萄收获的情况。李芳也没有在意,因为天下父母向小儿。老妈虽然跟着自己住在县城里,但是还是牵挂着在乡下的三个姐妹,时不时地打电话问这问那,特别是小妹妹最让老妈不放心。
两个姐姐家都是女儿,都出嫁了,两个外甥女的孩子都上初中住校了。小妹的儿子前年也结婚了,生了个小孙女。小两口在石家庄打工,妹妹就跟着到那看了一年的孩子。孩子刚断奶,因为麦收,妹妹就带着孩子回来了。
老妈就三天两头地打电话,和妹妹视频聊天。这次老妈听说妹妹家的麦子收完了,温室的葡萄也卖完了,地里没什么活了,妹夫开始到县城打工,就要妹夫傍晚来接自己,去妹妹家住几天。
傍晚,李芳回到家,老妈早已经走了,140平米的房子变得空荡荡的,李芳的心也失落了不少。她随即拨通了妹妹的电话:“咱妈到家了吗?”
“到了,瞧你这都不放心。”妹妹笑着嗔怪着。
“我打电话是嘱咐你,妈的饮食一定要清淡。她前年不是胰腺炎住了一周的院吗?医生叮嘱了要少吃肉。你可一定得把好关,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敞开了肚皮让她吃啊!”
“知道。看你,好像老妈是你一个人,我们都不是亲生的似的。我一定能照顾好妈,你就放心吧!”小妹笑着打趣道。
哎,李芳不担心那是假的。老妈是无肉不欢,看到肉就忘记了医生的话,不饱口福不解馋不行。八十四的人了越来越像个孩子,经常向李芳的两个姐姐和妹妹打电话诉苦、告状,说李芳不让她吃肉。
李芳无可奈何地笑着说:“老妈,不是我不让你吃,是医生不让你吃。”为此,爱吃肉的李芳也不得不把自己荤素食谱重新进行了调整,以素食居多了。
掰着手指算算,老妈走了两周了。第一周第一、二天李芳感觉一个人的生活很自由,很快乐。自己可以放开肚皮吃肉了,随心所欲地看电视剧,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再晚也没人催没人唠叨了。
可是,这两天新鲜劲儿一过,老妈不在的日子,每顿吃啥饭,李芳都开始犯愁了。老妈在,根据老妈的口味变变花样。剩自己一个人了,吃什么感觉都不对味儿。
李芳的老公在山东上班有二十四年了,两周回来一次。儿子去年大学毕业考上了市里的公务员,每周回来一次。李芳在县城一所小学任教。
儿子是老妈从小带大的。周六一进门不见姥姥,听说姥姥住在小姨家,吵着去接姥姥。李芳想:老妈在妹妹家住一周了,该回来了。于是,一家三口大包小包地买了一堆,开车来到妹妹家。
一进院门,李芳就看见老妈正和妹妹家一周多岁的小孙女坐在院里的大槐树下乘凉。小丫头稚嫩的童声逗得老妈合不拢嘴,老妈哪舍得跟自己回来。
想到这,李芳又叹了一口气,从冰箱里取出一盒酸奶,插上吸管,慢慢地边吮吸边思考。老妈可能感觉两个姐姐家都是大人,去了也没有意思。妹妹家这可爱的小孙女就拴住了老妈的心,乐不思蜀了。人老了,在哪高兴就在哪吧!自己喝完奶,去给妹妹家买点肉,买点菜,给小可爱买点儿水果、零食,去看看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