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超解答
1、安安的问题
通过描述,可以看到孩子不想坚持的理由有两个:
1、太累。
2、不愿面对输
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是想让孩子体会坚持运动带来的快乐,由此增强体质,
孩子跑不过的时候会找出各种理由,我觉得这个地方可以探索的点是:
在这时候父母如果把他这次表现与上次表现对比说出有进步的地方是不是孩子心里会更明白来参加的目的?比如每次都录制精彩瞬间视频,以表示对孩子的肯定。
我们越是提醒他不用跟别人比,其实无形中也在强化“竞争”的意识,就好像安慰一个要上台演讲的人说“别紧张别紧张,”反而他会更紧张,但是如果我们告诉他在某次的发言中他的哪一点让我们印象最深,就会给他力量,给他启发。
2仁敏的问题
谢谢你的提问,我想起我家丁丁去年有过一次委屈的向爸爸和我提出他要离家出走了,是因为我语气严厉导致的。孩子说出这些话时,我觉得其实是想试探我们在意他的程度,我们认为凶他也是爱他的一种方式,但是他认为凶他就是不爱他了,他有了不安全感,他怕失去这份爱,他太在乎妈妈的爱了,太想要妈妈的爱了。
同时还有一个点,就是妈妈要弄清楚孩子和妈妈当时各自的想法,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妈妈都没有错,只是你们关注点不同,妈妈理解了孩子,孩子自然也会理解妈妈为何会有情绪,这样沟通一下是不是能够增进感情呢?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多去倾听孩子,因为我们对他的不了解才会有误解,会有很多摩擦,减少和孩子之间的摩擦,孩子会开心长大。
3. 少华的问题
拼音对小孩子们来说的确很无聊,建议妈妈用游戏方式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去导入,而不是直接说“过来学拼音啦”。
孩子抗拒的原因是不是我们设置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有些多?或者难度大了?可以每天就学一个,孩子可以接受时再去练习写和背诵。
4.阳阳的问题
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虽然妈妈解释过是调侃,可孩子一直坚持说妈妈骗他,最后还是玩儿了一会儿才回家。
第二件事情,羡慕另一个小朋友喝牛奶,一直强调附近有卖的,尽管去验证了没有,也一直强调。
那妈妈当时一直在做什么呢?是不是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呢?我觉得孩子其实是需要被理解,他想多玩儿一会儿,那我们就再答应他10分钟,他想喝牛奶,那我们就带他去找找看附近是否有卖的。而如果我们一再强调天黑了天冷了,不回家着凉会感冒的,孩子的眼中和心中没有这些,他在意的只是多玩儿一会儿,想再开心一会儿。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想法,孩子很可能就会也坚持他自己的方式,这中间需要妈妈给孩子一个台阶,时间短一点也没关系,他的需求希望被妈妈看到。
飞扬解答
问题一:
我想起了曦曦学轮滑的时候兔兔老师只是在陪伴,兔兔老师也说过曦曦不喜欢让爸爸陪他去轮滑,因为爸爸会说她哪里不好,而兔兔老师都在在外围做自己的事,每次曦曦滑过来时给她个关注、打个招呼而已。
让孩子喜欢上一件事是要让孩子有好的感觉。如果孩子说累了就肯定他的情绪,当他做的好时给予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关注。
孩子害怕比不过其他小朋友是否是家长对于结果很重视而导致呢?
问题二:
孩子对于死其实是没有具体概念的,我认为孩子说到死只是他情绪的一种表达,就像大人说“累死了、忙死了”一样,这是家长只需要肯定孩子的情绪就好,“你肯定很难过是吗?”不要过分强调“死”,也不要因此给孩子填上悲观的标签。
问题三:
我们带领孩子的目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增进亲子链接,并不在于让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比学会了什么更重要。
拼音对于一个四岁多的孩子来说的确很难,他都不知道拼音是什么,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家长可以逐渐的引导。例如我家小宝现在四岁,我会偶尔说到一个字的时候把拼音给他读出来,告诉他这是这个字的拼音,还有吃藕的时候我们会说很多有“ou”的字——丑、肉,狗、厚等等,他肯定记不住但也会给他留下印象,这是小学里要学的,上学肯定会学不用着急,用游戏的形式灌输就可以。
问题四:
孩子陷入自己的想法中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孩子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呢?如果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此时他最需要的是家长能够看见他的想法,如果家长能够看见并肯定他的想法或情绪,孩子会更容易接纳家长的意见。
安安解答
问题2
其实,即便你已经跟他解释死亡是什么意思,孩子还不太能够明白死真正意味着什么,可能在他看来就是面对一种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所产生的抗议,而并不是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里妈妈不是去纠正孩子这种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去寻找孩子形成这种心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既然因为妈妈让他产生这种想法,答案应该还在妈妈身上。
问题3
安安解答
还是那句话,做任何事情之前感受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感受,所有的事情都无法维持下去。所以即便妈妈是非常想让孩子去训练拼音的。但如果没有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参与性,也很难维持下去。这里可以听老师在课程当中提到的拼音的训练方法,家长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带领,就是去感受就行了,不要以掌握为目标,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分享我们家的一做法,通过你做我猜的游戏,让孩子观察拼音的形状,通过身体给它表现出来,家长同时也参与进来,孩子很喜欢。
4。安安解答
这两件事,我感觉都可以归结为同样的问题,孩子嘴上坚持说的你骗他,和有小朋友在这里买东西,都是想让你满足他的要求:
~让他多玩会,
~让他立即喝到牛奶。如果你顺着他的需求跟他进行沟通,利用341肯定法,当他的需求被看见和肯定时,问题已经解决一大半了。我们家长真的容易纠结于孩子的外在表现形式上,重点也在想要纠正他们的言行,实际上,需要探究这种言行背后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我们家有时也会这样“嘴硬”,背后都是需求没有被看见。
晶晶解答
1安安
答:我的感觉妈妈已经在选择不坚持了.其实很正常,因为我自己也会说到做不到,做事半途而废.孩子就是我们的翻版.所以如果你想改变孩子,就理解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坚持做一件小事,互相鼓励互相种下种子,小孩子是看着并模仿我们长大的.
2仁敏
答:给我的感觉是妈妈之前的一些行为让孩子感受到了压力.先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了解是过去行为造就的不良的种子即可.从当下开始,多温柔说话,多体贴孩子本身,耐心等待就会改变.关注正面的越多,负面也就越少了.
3. 少华
答:拆解吧,一步步的慢慢来.培养孩子就是锻炼妈妈的耐心的过程.
关于拼音,外面找家机构学习即可,不是说所有的都得自己会再去教孩子.妈妈是可以有选择的.关于古诗词的话,目前主要是以会读就可以.妈妈可以每天读一篇,不必理解.另外因为每位
小朋友的大脑结构不同,所以还是请优秀的老师给予拆解过程.
4阳阳
答:孩子沉浸在自我中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
作为家长看到了以后,就想办法把他拉到当下即可,这个时侯,就需要先了解孩子的喜好,用其他需求把他拉回来.
富媛解答:
安安:孩子选择学滑轮并装备升级,说明他是感兴趣的,但是兴趣跟现实总会有一点出入,在练习的过程中并不能随意,所以孩子会有打退堂鼓的心理。这点和嘟嘟学口才和舞蹈有点像,她也是不想竞争,但是学到本领之后又感觉到很有成就感。
我的办法是:倾听孩子的理由并共情,同时和老师沟通询问孩子的表现,并和老师说孩子的现状,借力老师在课堂上给予鼓励,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用有趣好玩的方式引导孩子进入课堂。孩子下课之后肯定会有点累,但是他下一节课一想到老师的有趣和对他的好,他又会坚持下去。虽然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孩子的机能,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他就不会因为累而退缩,就像我们一开始跑步一样,坚持的一两个月就不想动了,就是因为我们还是会累,当坚持得半年之后不动都觉得累。
滑轮应该只是一个兴趣和锻炼的一个方式,坚持的目的不是为了变成竞技选手,而是变成自己的一个爱好、特长,取舍还是看父母来选。
2、仁敏
死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只是离开,妈妈凶就想死是为了逃避,也是在提醒妈妈不要凶。
购买关于死亡的绘本和孩子一起看,同时可以借力一些短片或者故事对孩子说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人,父母对孩子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应该幸福快乐的在一起。
回顾笔的故事,妈妈要注意一点,在爱护生命这一块是不是做得不够,比如不注意健康,或者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不尊重生命的表现,看到个虫子直接踩扁啦,走过楼下时有没有想过会有东西摔下来砸到自己,或者是一些被害妄想一些行为…
注意孩子敏感的小情绪注意到,提高观察力,注意他的眼神动作表情给到关心和倾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
3、少华
我现在的状态是聚焦,孩子不愿意学或者是不想学太多的时候,我不会刻意的去引导他这个板块,我会先让他聚焦在他感兴趣的。拼音:是在读绘本时,我会刻意加入拼音的元素,让她跟着念,让她知道有这个拼音的东西存在,因为上小学也会重新学的,先让她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在描红的时候也描拼音,为的是上学不陌生就好,你不可能代替老师把她教会[憨笑]
古诗:古诗在这个阶段你没有办法和他讲解大意,除非有一些古诗是可以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才能把孩子吸引,有些太抽象了孩子肯定没有兴趣。如果只是想让他背诵,孩子的记忆力、听力是全方位的,你不用刻意的让他跟着你一字一句念,你只需要在他旁边读上你想让他学的,在洗完澡之后再读上一两次,孩子基本有印象了,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孩子能背下来,你不信你试试[坏笑]
4、阳阳
阳阳:注意诚信种子,很小很小也要和孩子说真实的,孩子这是提醒我们,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从小事遵守承诺,开始慢慢重新播种,给孩子建立信任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