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口之家,我跟孩子的关系虽然比以前有所缓和,但是还没有完全无障碍的交流。感觉他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里,对周围有很多偏激和抱怨,很多的负能量,让我觉得难以认同和接受。但不知怎样跟他沟通。有时把自己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跟他讲出来,他感觉是在讲道理,他说的你听不明白,你说的也说不到他心里去。因此我们的交流更多的是关于历史上的问题,现实生活的事情往往一交流就会产生摩擦,彼此互不服气。有的时候我心里既着急,又不知道如何处理,但我知道不能像以前那样对他进行指责和评判。所以很多时候也只是默默的听着。而我对象在这方面就好得多不管孩子说什么他总能认真倾听,适时进行附和。而不像我听到我不愿听的话就一脸鄙视。
我现在和孩子这种状态,真正的原因还是在我身上。第一我很多问题上我还是很自我,以一个成人的视角来看待他。忘了他只是个孩子。要多些宽容和理解。他跟我讲话的时候我听到不中意的就想去反驳他,就想跟他讲道理。第二没有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只是心不在焉的听他讲,忘了投入忘了共情。这是我一个弱项,只有用心的倾听和共情,才能打开我和他心之间的心路通道。我讲的话他才有可能收到。
我跟孩子相处的模式,有时就是我跟整个世界相处模式的缩影。骨子里很多时候还是活在自己世界里,一直自我为中心。还没有真正敞开自己。也没有真正能够走到别人的心里。爱自己更多,对别人的爱还不够。虽然上了TA课程对自己有了认识,但真正的改变还是很艰难的, 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18:50_20:00吃饭
20:00_22:00格局课程
22:00-23:00读后感,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