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读完鲍鹏山教授《好的教育》一书,发现心中很多的疑惑都豁然开朗,知道了为什么如今的教育之路越走越窄,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说到底,是目标错了,源头错了。我们不断实行教育改革,可是,教育改革这么多年,弊端却越来越多,因为我们抛却了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根本啊!
鲍鹏山教授在《好的教育》这本书里有“五问”“六论”,“六论”中的很多内容与前面的“五问”是相关的。一问教育是做什么?二问教师能做什么?三问什么才是素质?四问何为经典?五问什么是好教材?每一问都振聋发聩,每一答都鞭辟入里。虽然是五问五答,但是读完之后我们发现,他就是在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传统经典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根本和源泉。
教育有两大基本功能,或者说是两大使命:第一,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第二,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我们现在的教育在“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上做得很不错。从小到大,我们教育孩子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谋个好工作”,似乎这就是孩子们读书的唯一目标。那么“谋个好工作”之后呢?就是赚钱养家再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吗?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是有没有发现,教育的另一大基本功能“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貌似消失无用了。正因为现在教育的功利性太强,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内心的力量和价值感反而越来越弱了。“内心力量和价值感”从何而来呢?鲍鹏山教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从诵读经典中获得!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的下一代实施教育时,不仅仅希望每一个受教育者能成人,还希望每一个受教育者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成为本民族发展的正面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必然要重视与发挥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力量。在讲经典之前,鲍鹏山教授先讲了元典。元典是所有的文化典籍的源头,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塑造者。鲍鹏山教授指出,《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元典。他甚至提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里面,维护民族统一的最核心的力量,不是掌握政权的朝廷,也不是手握武器的军队,而是两千多年来,在穷乡僻壤手执《论语》的“老秀才”。他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论语》里有一颗中国心。纵观中国朝代变迁,分分合合,虽然有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有满族人统治的清朝,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却从未断代过。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没有孔子,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就是黑暗的。孔子的智慧浓缩在一部《论语》之中。“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这么有价值的经典,在我们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读了几句呢?说来惭愧,身为教师的我,也没能读通读透啊!七年级上册就有《论语十二章》,每次教,都是读背译默,虽然也想过要孩子们多读点《论语》中其他的章节,也整理了《论语》中经典的四十句让孩子们背诵积累,可是,做的还是太少,带给孩子们的影响还是太小啊!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致力于教育的圣人,他的教育智慧可以给我们启示。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有情怀、有热情、有性情,于一切事业上投注自己的生命力。乃生命的觉醒。“观”,有洞察力、判断力,于一切事务上敢于运用理性。乃理性的觉醒。“群”,有群体意识、公共意识,有社会责任感。乃责任意识的觉醒。“怨”,有独立见解、有批判精神。乃个人意识的觉醒。简单地说,学《诗》让一个人能:“兴”,热爱社会;“观”,理解社会;“群”,融入社会;“怨”,批判社会。孔子教《诗经》,教的是情感体验,教的是价值体系,教的是责任意识。反观我们呢?教的仅仅是知识。孔子给我们启发:什么才是“为师之道”?第一,做老师一定要“志于学”,要有理想,要有担当,不仅仅将做老师当作是一份职业。第二,做老师一定要有价值判断能力,能回答学生提出的价值问题,才“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我们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把孩子们都培养成仅具有工具性的“器”。我们要固本溯源,寻找到教育的根本,带领孩子们从诵读经典开始,培养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气质: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是了不起的民族气质!
以上是我读《好的教育》一书获得的一些浅显的看法。鲍鹏山教授在这本书当中还有很多真知灼见,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很有新意,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比如:好为人师,眼高手低,温故知新,“言必信,行必果”等,我这里就卖个关子,喜欢读书的朋友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