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的“慰安妇”的文章不吐不快,今天已然过了中秋,但是本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是要写一写中秋怀感的。特别处于而立之年,最近几年经历了种种事情之后,自己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更是要写出来跟大家说说。
月亮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愫,从古到今,咏月的诗篇连起来能够围绕月球三圈了,不说中国那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外国的普希金,歌德,詹姆斯莱特,波德莱尔,托马斯哈代等等都留下了关于月亮的传世名作。月亮为什么那么有诗意,值得那么多人用美丽的辞藻去描绘勾画?
月亮是跨越时空的,天涯海角共此月,皎洁的月光走过了远古中古近古,走到了近代现代当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不属于任何人,月沉默地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月服务着一代又一代人。月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刻出现,风高天黑,那白玉盘陪着多少孤寂的人们,与他和他的影子作伴共饮。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月亮是守约的。这历经沧海桑田,以年,以代,以纪为单位的时间中,月亮不曾改变,他们变化着优雅的姿势,如沟似盘,步履翩翩,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诺言向前再向前。
月亮是独忠的。群星璀璨,月亮只爱地球一个。地球是她舞蹈的中心,是她展现芳颜的唯一对象。月被寄托,寄托这种博爱和独忠,信诺不悔的高尚情操。
自问自己,虽然不能尽然做到,依然是向着方向努力。做自己心中的明月,让不属于阳光的那部分,有带着温柔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