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
但是最近我对于时间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简博克《拖延心理学》写道:“通常,我们的大脑对时间都具有良好的判断,但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也可能受到诸如注意力、情绪、预期和前后背景等因素的扭曲。”
举个例子,我们都有生物钟,在六点钟左右的时间我都会醒过来,而且有时候是非常“准时”,我的大脑甚至直接告诉我现在就是六点钟,然后拿起手机一看,确实是六点整,毫厘不差。
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比如睡前打算刷一下手机,结果一刷就刷到了深夜,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手机的碎片化消息中,刷个微博,聊个天,看看新闻八卦之类的,于是我们的大脑失去了对时间的判断,最后感叹时光易逝,随便刷刷又一次变成了熬夜作死。
除了自己作死的行为以外,我通常对别人浪费我的时间的行为也十分反感,鲁迅先生又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在平时,有些人喜欢在群里发牢骚,不停给别人传输负能量,又或者是不停刷屏,这样浪费别人注意力的人,自以为是,害怕别人关注不到他,所以总是靠刷屏来提高自己的存在感,而后面收到飞机票后仍是不知悔改,这样的人,想躲也躲不完,因为世界太小了,到那里都能遇见他。
回到开头,一想到我辛辛苦苦挤出来的时间,随随便便就让别人给我浪费了,心里难免不是滋味,可惜一旦想要在茫茫聊天记录里找到一点干货,这点时间成本就不得不付出了,毕竟刷存在感是不少人需要做的,而我自己也难免会成为刷屏大军里的一员,积极但是又有点讨人厌,所以人何必难为别人,还是做好自己。
还有一件事就是别人不会珍惜你的时间,比如我的大boss前天突然开了个会,会议内容就是二十周年晚会的流程,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是这件事,然后他们就这这个晚会的细则讨论了两个小时,而且还意犹未尽,实际上这些事和其他人没什么关系,明明可以由一个人负责的事,结果却浪费了十多个人的时间,还讨论不出结果,搞得其他人怨声连连,更重要的事没能做,被迫在会议室开了一个没有意义的会。这里我有一个疑问,这样的会以后我参与还是不参与?
我们从小都被教导要珍惜时间,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提高效率等等,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换位思考过,我们浪费别人的时间,我们拐弯抹角的委婉说话,我们过年选择刷手机不愿意和亲戚闲聊,因为大多数时候大家的聊天都停留在表面,婚否?房否?车否?
我们是否都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总在浪费别人的时间,消耗别人的专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