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曾说:
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衡量人是否幸福,不是看他拥有了多少,而是看他敢于舍弃多少。
杂物管理家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自2009年出版以来,风靡全球,好评如潮。
这本书简体中文版销量更是累计突破了120万册,被张德芬、陈数等大力推荐。
她在书中倡导通过身心修行,在杂物上做减法,在心灵上做加法。
这本书引导我们,斩“断”物欲;
“舍”弃废物,来脱“离”执念,化解自我否定的心结,永葆万物晴朗的心情,重现焕然一新的力量。
通过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图片
自我觉醒,转变认知
作者在书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我们处在物欲过剩的年代,就像是自己变成了一条鲇鱼,找不到本来就存在的进出水口。
被形形色色的东西和废弃物包围着,困在水槽里,整日一筹莫展……
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很多人为物所困的处境:
我们喜欢买买买,无法控制自己;
但每当回到充满杂物的家庭,又会被狭小拥挤的空间逼得透不过气;
久而久之,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便涌上心头。
沉陷物欲无法自拔的深层原因,其实是我们心中顽固的物质轴思维。
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是否需要”的角度,而是站在“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
于是,大家总想着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那就留下吧,别浪费。
但《扫除力》中却有这样一个观点:“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自己的房间。”
当房间被填满杂物,久而久之,空气会变得混浊,空间会凌乱不堪。
心由境生,我们的心情自然也会随着变得沉闷焦虑,郁郁寡欢。
而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就在于思维的转换,把“物质轴思维”替换成“空间轴思维”。
相比“怕浪费”的物质轴思维,空间轴思维强调的是:
根据需要,在兼顾实用性和舒适度的同时,更换和缩减生活用品,以此实现生活的“新陈代谢”。
这个过程,看似是在整理物品,实际却是在整理我们的内心。
只有当我们摆脱物欲,敢于舍弃那些无用的东西,才能拥有俯瞰生活的能力。
《我决定简单生活》的作者佐佐木典士,就是通过丢掉无用的物品,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状态。
断舍离前,回到充满杂物的家,他的生活和头脑是混沌的:
每天下班,随手将脏衣服一扔,在浴室冲个澡,就开始边喝啤酒边看电视;
第二天早上,又不情不愿地套上皱巴巴的衣服,出门上班;
因为脑子里充满了消极的杂念,害怕被人嘲笑,想做的事总是一拖再拖。
可当他把生活物品减至最少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也随着改变:
他开始喜欢在清晨阳光的抚慰中自然醒来,在宽敞干净的房间里阅读写作、拉伸身体;
也热衷于社交和旅行,欣赏一年四季风景的变化……
短短两年,他就逆袭为主编,出版了自己的书。
在断舍离的过程中,通过审视物品与自我的关系,佐佐木不仅清除了房间里的杂物,更完成了一次思维的转变,认知的觉醒。
诚如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所说: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真正的断舍离不只是简单的清除杂物,而是一种舍得的智慧。
图片
自我改变,为生活做减法
一次哈佛教授詹姆斯同好友卡尔森打赌,说自己能让他在短时间内养一只鸟。
毫无养鸟计划的卡尔森听后,不以为然。
但很快詹姆斯给卡尔森送来了一个精美的鸟笼,事情开始因为这个鸟笼发生转变。
此后,每次有客人到卡尔森家做客,看到鸟笼,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一次次的解释后,卡尔森不堪其扰,只好买了一只鸟。
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效应“鸟笼效应”——当外在的空间被杂物所占据,我们就会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如果我们什么都舍不得扔,那还谈什么生活质量呢?
关于如何清除杂物,改变生活空间,山下英子老师在书中给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1.认识现状,把所有盖子打开。
只有当我们把衣柜、壁橱、抽屉都打开,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才能意识到自己究竟拥有多少的东西。
先掌握物品的量,才能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从而在整理时事半功倍。
2.停止自我否定。
有些女性会自嘲自己是不会收拾家务的女人。
尤其是职场高知女性,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怪圈,自责心理越来越强。
只有摆脱这种自罚性的思维,学会肯定和相信自己,才能在行动上实现改变。
节选自樊登读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