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和小同事聊天时,她说到了“读书无用论”,说到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甚至说到了“与其培养孩子成才,还不如自己努力成才”。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从她的一堆失望的“蒙蔽”中走出来。但是我确信我和她有代沟了。
我这个从小到大靠自己努力到现在的人,怎么可能愿意接收她的观念?可是她是有依据的,她给我举出来单位一堆的富二代,富背景们,你就是再努力,也不抵人家有个丰厚的家庭背景来的直接。我瞪着眼,张口结舌。她说的都是事实,我无可争辩。
她又说,考上清华又怎么样,不也和我们在一起工作吗?我们挣仨瓜俩枣,他至多也就是个核桃。因此,在她眼里,有个好的家底,有个好的背景,有个好的平台,比什么都强。她甚至都后悔她念了三年的研究生,竟然觉得是在浪费。她宁愿且自己买来的小缝纫机给自己做个小裙子穿,也不想在单位多浪费一分钟用于工作。她一直生活在耿耿于怀中,不能释怀。
她不能释怀又能怎么样呢?她又改变不了现状,却又纠结在这个死结中不肯放过别人,甚至不肯放过没有背景的父母,然后却因此纵容自己的随心所欲,也不担心她的后代对她也有同样的抱怨。
其实,她是没有仔细掂量掂量如果她不是上了研究生,在没有钱,没有背景的情况下,现在这个公司要她的可能性有多大,她能拥有北京市户口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是考上清华,现在这个公司接纳她嗤之以鼻的他的可能性有多大。谁都知道拥有这些优厚的条件当然最好不过,可是哪有随便哪个谁都可以含着金钥匙出生?劳苦大众都得在哭声中接受自己的命运,接受现实,放下心里的芥蒂,才能有所突破。
我不是看不到这个差距的存在,可能是我已经认可了这样的存在。从我自己身上出发,我没有希寄自己的父母能我提供一条铺满多金的路,我只知道,我的出身无法改变,只能靠自己努力。我只知道,出身已经注定没有“好爸爸”了,也要为儿子有个“好爸爸”去努力。虽然,我这样的劳苦大众不知道自己努力的结果能让自己的哪一代成为富二代。可我还是很知足于自己的努力。知足于我能看得开,放得下。
因为我很明白,坐等金钥匙,我的命运会比现在更糟糕。我应该满足于现在的自己比过去的自己更进一步,现在的自己比过去和自己一样命运的人活的更洒脱一些。是不是就足够了?至于,哪一代成为了富二代,还与自己能有多大的关系呢?也许这个过程满足了自己对自己的期许,也算是最好的回报。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察言观色,
只听见了耳朵听见的,
只看到了眼睛看到的,
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也许生命中还有一样东西,
名字就叫生存价值。
有了最好,尽情享用,
没有也不必自寻烦恼。
去追求活着的价值,
其实也是很开心的事。
所谓治愈,就是放下,不然呢?
老天爷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不是让你用来翻白眼的。
看着地铁里的人来人往,总是要陷入沉思中不能自拔。他们甚至连走路的姿势都近乎一致,可谁又能探测出他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呢?其中的酸甜苦辣只与自己说。
其中谁有知道身在地铁中的我今天早上经过了多少转转停停,迂回曲折才能到达我开会的目的地?谁都不知道。这样的路线是有形的,可以用站与站连接,你闭着眼睛都可以数出来你还有几站就到国贸了,你甚至可以算出,你还有几分钟就只可以到哪个拐弯抹角。
当然,虽然计划好了的路,中间也不是没有变数的,比如,你本来计划余下的三站是要坐公交过去的,可你看到那可爱的小蓝车时,索兴任性一把,就改单车了呢!
无论如何兜兜转转,至少这些都在你自己的控制之中。可是,人生的路呢?没有谁能计划好了怎么走,也不知道在什么站会遇上什么事。不知道因为走神会错过了站,不知道会要遇上哪个帅哥鬼迷心窍会跟着早下了站。也许一切都是未知,才觉得活着有奔头吧。要不然也如坐地铁一样对自己的路了如指掌,反而没了意思。
所以还是不要纠结于是不是富二代,是不是有背景了吧!敞开了心扉,接受自己的现状,欣慰自己努力和自己小小的收获。也许才是最好的自己。
一个偶然注意到黄磊主演的一部《深夜食堂》电视剧,它以食物、故事、真情,汇聚了整部剧的主题,教会人们坦然面对得失,对生活充满期许和热情。每一个故事背后都饱含深情,每个人物似乎都在剖开自己的内心拿出来让人看,那么清晰,却那么朴实,不做作。不管每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不幸,最终都以自己从自己的心魔中解脱出来,放下过往,来坦然接受哪怕不很美好的自己,心思反而敞亮起来,过好真实的自己。
所谓治愈,就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