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主碎碎念
大家好,我是亭主,读书会四月共读书目选取的是《巴菲特传》,上一期读《聪明的投资者》,实在很难,读一读传记缓解一下。
本次领读分为四篇文章,第一期介绍了这本书,并和《滚雪球》进行了对比,第二期讲述了奥马哈天才出少年,第三期讲年轻的巴菲特大展作为。
今天的第四期,也是最后一期,我们讲讲巴菲特中年到老年的故事。
这一阶段,他的个人财富已经从千万级别上升到百亿,一度霸占世界首富的位子。
投资理念的转变
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远远好于其他投资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仅从事股票投资,而且进行大量的企业并购,双管齐下。
企业家和投资家的双重身份,帮助他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企业版图越做越大,个人财富也越聚越多。
经过前几期的拆书,我们发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不断完善的。
早期的时候,20岁到45岁这个阶段,巴菲特坚持格雷厄姆的烟蒂股投资方法;
45岁之后,巴菲特受到查理·芒格的影响,开始重视寻找能长期增长、现金流稳定的企业。
比较典型的投资案例有:
蓝带印花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采取的是发放印花,赚取差价的经营方法。
这家公司看似不起眼,但巴菲特看上了它所拥有的浮存金。
商店需要先交钱给蓝带公司,换取印花,蓝带印花公司就拿到了钱。但是等到顾客集齐印花兑换商品,在中间的时间差里,资金一直放在蓝带印花公司那里,让蓝带印花公司免费使用。
这就是巴菲特最为看重的稳定现金流。
对他这种有投资能力极强的人来说,浮存金是最好用的杠杆。
喜诗糖果
喜诗糖果是加州的一个糖果公司。具备很高的品牌知名度。
巴菲特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喜诗糖果后,始终持有。
喜诗糖果的盈利,从最初的200万左右,增长到1983年的1300万。按照最初2500万的支付价格,1983年的时候,喜诗糖果每年的盈利收益率高达50%。
从这两次投资之后,巴菲特逐步形成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践行至今。
保险,巴菲特的核心业务
巴菲特称他的保险业务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上文提到的浮存金,保险行业更为充沛,因为客户先投保,把钱交给保险公司,出了事故,需要理赔的时候才会来领取现金。保费放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就可以用来投资赚钱利息。
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低成本资金,让巴菲特能够大规模收购企业或投资股票。
巴菲特收购国民赔偿公司这家保险公司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而巴菲特则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应该是一个资本支出取得最大收益的公司。
在保险业的经营上,巴菲特也有自己的魄力。1985年,巴菲特打出一则惊人的广告,愿意以100万美元以上的保险金为难以找到承包人的大客户承保任何风险。这一招,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了1亿多美元的保费收入。
1986年,伯克希尔的保费收入高达10亿美元,是两年前的7倍。
有了保险公司提供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接下来巴菲特大手笔并购了多家企业。
投资可口可乐
看过《成为沃伦·巴菲特》纪录片的伙伴,可能会对老巴对可口可乐的痴迷印象深刻。
这位老爷爷,从6岁的时候就开始卖可乐赚钱,一生钟爱喝可乐,1988年,他终于投资了可口可乐公司。
1988年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市盈率是15倍,市净率是5倍左右。
10年时间里,巴菲特在可口可乐上面赚到了11倍的收益。
巴菲特购买股票的要诀大概是:
1、不理睬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势和他人的预测,不理睬人们对股价变化的预测。只注重公司的长期价值,关注股票在未来可以带来的收益。
2、永远只买自己能看懂的股票。巴菲特擅长分析针对固定消费群的连锁公司。
3、要找对待股东的钱像对待自己的钱那般认真的管理者。
巴菲特认为人最关键的是要坚信自己的判断,保持镇定,不要临阵慌乱。
巴菲特成功的三个因素
1、智商
更准确地说是智慧,巴菲特非常聪明,又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他对人、对市场有着深刻的简介,总是能把握最根本的东西。
2、财商
巴菲特在多年的经营和投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商业投资思考模式。因此,他可以准确判断一家公司的长期发展趋势,并对内在价值作出准确估计。
3、情商
“市场必须是理性的”,巴菲特这样说。在市场的大涨大跌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理性。尤其是1969年,在牛市狂热中的退场,以及1973年在市场暴跌后果断进入。
巴菲特最为经典的一句语录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是真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学习巴菲特的真正目的
我们学习巴菲特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学习巴菲特做人、做事、做投资的基本原则。
在2006年,巴菲特把资产的85%,合计370亿美元捐献给了5个基金会,其中最大的一笔资金交给了比尔盖茨的盖茨基金会。
除了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巴菲特的人生哲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巴菲特说,他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享受赚钱过程中的快乐。
巴菲特在给学生演讲的时候说,“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们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你,你也希望得到他们的关心。”
如今已经88岁高龄的巴菲特,仍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过着低调简朴的生活,做着始终热爱的事业,永远年轻,永远热忱。
虽出走大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前情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