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选了一门课,从第三周开始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一些专题,让我们自己来讲,每个专题讲两周,有指定的参考书,我们负责把相关内容呈现,今天已经讲完了五个专题,面对着我们讲课的情况,老师总结了我们的特点:只是照着书本念,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思考,不懂的就不懂了,也不去想为什么,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听懂。
听完老师这一席话,感慨良多。
确实,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接受着一种思想:老师讲的就是对的,不会的就去问老师,老师一定会很热心的帮助我们解答,甚至到了初中时候,要是谁能够多问老师几个问题,还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认为这个学生很热爱学习,有钻研精神,现在想想,其实不然。
我们养成了这种习惯,认为老师讲的我们就应该懂,甚至很多时候家长还会认为孩子学习不好,不是孩子的问题,是老师没讲好,老师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面对着现在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每个班级都要有50左右的学生,如果老师一个一个辅导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老师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每一堂课上好,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懂,但是因为每个人吸收知识的差异,就会出现成绩不同的现象,这个不是老师可以左右的。面对着不同的成绩,老师也会说:都是我教的,你看XX就能得满分,你们为什么不行呢?
以前我们会说这样的孩子很聪明,现在依然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是聪明之外我想这样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自己钻研。
就像很多学校都会分出实验班和平行班,每个班级都有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学生一样,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习好的学生大多是自己钻研,不懂的问题一定会通过参考书弄懂,对于答案有不同意见的,一定会和老师辩论,以求让自己对这道题目理解的更透彻。而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对于自己没答上来的题目就静等老师的答案,老师给了说对,这些学生不会有疑问,要是老师研究之后发现之前讲的答案有点儿问题,进而把新的思考告诉学生,这些学生也依旧接受,只要老师的解释足够让她们听懂,OK,这道题就可以结束了。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有的人会把这种现象归结于环境影响,其实环境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我发展的要求。我们都处在中国这个环境下,为什么还会有高考状元和落榜生之说呢?同样是在一个班级中,为什么有的可以考上高等学府而有的就要进入一般的学校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今天讲课的学生在呈现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不是很明白(其实不是不明白,只是看得少),于是等待老师解答,老师问了几个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但这个学生都没有答上来,其实不是很难,书上都可以找到答案,但是这个学生不会,说明了什么?这个学生对于书本没有钻研到位。
在这个信息日益繁多、新媒体逐渐繁荣的时代里,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了很多,即使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网络上一定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内容,但是那个学生直接用“没看懂”为自己的行为做了一个开脱,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即使没看懂,可以去网络上寻找相关内容,进行信息筛选,分析,一定能够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答案。
与其说没看懂,不如说不想自己弄懂,因为我们习惯了接受,习惯了听懂,我们都喜欢一看就懂的东西,稍微难一点的就会说:这个不看了,留着老师明天讲吧,老师讲完听不懂再说。事实是,老师讲完了,如果听不懂,在没有外界因素——如考试的制约下,不懂也就不懂了,因为弄懂要花费很多的经历,还不一定有用,所以干脆就不懂了吧。
这是我们习惯性思维,因此我们对待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的,缺少知识的系统性思维,很难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口中的“知识无用论”。很多人都问我现在在做什么,我说每天上课、查资料,汇报,她们听了之后就会说有什么用吗?这些以后能用到吗?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确实现在学的很多的东西以后可能用不到,但是我为什么还要认真去做,努力让自己弄懂呢?因为这是一种态度,弄懂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成长,每一次讨论、汇报的过程都是我们对知识的筛选过程,也都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所以,不要继续做一个习惯于听懂的学生,将知识吸收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个能够分辨知识、掌握知识并能够应用知识的真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