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美不是相矛盾的世界,而正是物心一如所至。
——柳宗悦
正值日本民艺之父,日本民艺馆馆长,美术评论家柳宗悦先生逝世60周年,翻阅这本柳宗悦文集之《民与美》,缓慢地开始真正认真思考美,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柳宗悦先生曾说“我的关于工艺之美的思想是极其孤独的”,“民艺”这个在美学和艺术上同样极为孤独的词汇,在柳宗悦的娓娓讲述中有了实际意义和具象化的稚拙的美。
然而,我们却是以最质朴的意义,取’民众’的’民’与‘工艺’的‘艺’,从而创造了’民艺’这一词汇。因此,按字面解释‘民艺’即‘民众的工艺’。
民众之美就是日常之美,使用之美。尽管“民”的存在基本上被视为等闲,但贴近生活的“艺”,往往与个性和才华无关,只有技艺与用心的,才是民众的工艺之美。用具因日常而不稀有,杂器中很难出现美,极易忽视美,民艺生于重复与秩序。
只有手才是自然所赠予的最佳工具,若是背弃这样的恩惠,就不会产生任何美。
民艺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认真专注的人生态度。经久耐用的器物出于严谨作物的匠人之手,便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普世的价值不及精美的艺术品,却是朴素追求技艺日益精进的写照。器物的艺术是“使用的艺术”,器物的生命因使用而灵动。单纯之心与至纯之物加以自由的劳动就是美。
“悟得即无碍”。美离开单纯就不是正宗,物品虽然被称为杂器,但只有纯正的形态才能体现出美的本质。
器物的实用性体现在它的健全,健康之上。它们要受得了劳作之苦,经得起摔打,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用品。
杂器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弱,弱的器物是不可能每天被使用的。
健康意味着平安和寻常,意味着自然和合理,这世界正常之美才是最终的美,无论哪一种美,都要回归于此才是真正的完美。
从《茶与美》,《物与美》再到这本《民与美》,柳宗悦对民艺之美的探寻,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亦是对人生的体悟。也许当传统的手工民艺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真正对美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一物一用,日复一日,平淡自然故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