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3、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4、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背景
《秋夜》作于1924年9月15日,发表于是年12月1日《语丝》周刊第3期。这个时期,正是鲁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都充满着矛盾、苦闷、彷徨的时期。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来看,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平,军阀混战,政治极端黑暗,而鲁迅任教的北京女子师大,又由杨荫榆取代鲁迅的好友许寿裳为校长,杨荫榆长校以来,即对学生和正直进步的教师加以迫害;从思想方面看,鲁迅在经历了“五四”的高潮以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苦闷和彷徨时期,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此时,鲁迅还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彷徨》的题字。在写作《秋夜》的前7天,鲁迅还“自集《离骚》句为联,托乔大壮写文”。这一联是:“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这些都比较真实地显示了鲁迅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复杂心态。但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正在于他未在这种矛盾、痛苦中沉沦、堕落。而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懈地战斗,不停顿的试探、摸索着自己可以而且应该走的道路,坚持着对于黑暗势力不懈的韧性战斗! 在写作《秋夜》之前的9个多月,亦即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他的著名讲演《娜拉走后怎样》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同旧社会进行斗争必须要有韧性精神的光辉思想。在同期写作的《这样的战士》中,他又以形象的语言来表现着这种精神,他希望要有这样的战士:无论是面对敌人枪炮,还是一式的点头恭维,无论面对挥舞各种各样旗帜的慈善家、学者、文人、长者、青年、雅人、君子,还是在一片“不闻战叫”的“太平景象”面前,他都义无反顾的举起投枪,势必置各式各样的敌人于死命而不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战士”,其实也就是鲁迅本人的写照,是他人格精神的形象的显现。
思想内容
在《秋夜》中,所表现的主导的精神,也正是这种韧性的战斗的精神。《秋夜》的主体形象是两株枣树。这是两株虬枝铁干的枣树。作者正是通过枣树与“夜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不懈战斗来寄寓和体现这种“韧性”的战斗精神的。
赏析
1、“……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这“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的枣树,正是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的韧性的不懈的战斗精神,一个艺术化了的“这样的战士。”
很明显,这里“直刺”的对象,是“奇怪而高的天空。”在鲁迅的笔下,这“奇怪而高的天空”是各种各样的反动、腐朽、黑暗势力的象征,他高高在上,“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里,“几十个星星的眼”而又“眨着”,“口角上现出微笑”而“自以为大有深意,”深刻地揭露了反动势力的虚伪、狡诈、虚张声势以使人莫测高深,但这绝对蛊惑不了枣树,只能以凛冽的寒霜摧残着园里的稚弱的花草! 因而作为作者精神外化的“枣树”决不放下武器,停止他的抗争和战斗。
2、在作品中,枣树不仅成为鲁迅精神的化身而且体现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触。作为一个长期与黑暗社会势力战斗的过来人,鲁迅深知黑暗势力的强大与狡猾。对于单纯、幼稚对社会的黑暗缺乏认识、而沉浸在纯净美丽的梦幻中的青年人的前途,他也至为关注,同时也充满着忧虑。这就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枣树的一意致敌手于死命的战斗,原来就是有意要保护园中的“野花草”,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生存的空间;然而他又不满于他们的瑟缩。“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仍然瑟缩着。”相信秋天、冬天过去自然就是春,而忘却了与凛秋与严冬的抗争,一味沉浸在对明媚春光的畅想中,这是一种极为可怜的生存方式,自然也为鲁迅所反对。鲁迅是把自己的怜悯、同情和不满等复杂感情寄喻在对粉红花的梦想的描绘中了,而对那些敢于扑向光明的小青虫,作者也不赞成它们因为“乱撞”而焚身。但其志可嘉,因而作者不由得“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