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我问你一个问题,请问你哪里来的自信?”
当别人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不会真的傻乎乎的去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你第一反应也许是怼回去或者直接把Ta打进医院。这个问题被问出来的时候已经属于一次刻薄的人身攻击。可是,当你在安静的房间里、独处的时候,你也许真的应该想一想这个问题,“我哪里来的自信?”。
你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自信”。
一种定义
自信,就是自我肯定
一个人的自我肯定(self-confidence)与其对个人的判断、能力、权力等的自我肯定有
关。
“自信”就是自我肯定,与之相对,“不自信”就是自我否定。
可能有人有过以下经历:
碰到机会就开始自我否定?
"前同事推荐我去面试一下腾讯,我婉拒了,因为我感觉那个很难,我不可能通过面试。"
面对一个任务,尚未进行思考就开始夸大其复杂性和难度,然后开始自我否定?
"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道圆锥曲线的大题,20分,我直接放弃了。"
面对一个任务,第一次失败就选择放弃下一次的尝试并开始开始自我否定?
"考虑到上次打高尔夫球自己被人笑话完全就是菜鸟,这次我就不去了"
听到别人说自己不行就默然接受,并开始自我否定?
“这个你不行的,我来做吧,你看着就行”
无论看到、听到任何的事情就开始自我否定?
"我太水了",”我太菜了“ ...
另外一种认知
先忽略掉前面所述的自信的社会心理学定义,自信是什么?
“自信”这个词在我的大脑中不存在其准确的、书面的定义,可能是一些成功的、高兴的、喜悦的或者挫败的、颓丧的画面、事件的记忆组成的碎片。但是视频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自信是一种技能。
自信是一种技能。
和烧菜、拖地、写文章、搬砖、画图等技能一样,它也是一种技能。
稍有不同的是,它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技能。
使用 O O 的思想,它是一个抽象类,无法直接实例化,你需要实例化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子类。(给程序员看的)
人话翻译一遍:你无法不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来准确定义“自信”到底什么。
通俗一点:自信作为形容词一定要作用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
形容一个人“他很自信”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描述,现实中由于语言习惯而直接使用这种表达方
式。
具体一点的例子
“小明在能把老师惹毛并且成功站在教室外面不用听课这件事情上很有自信”
“翠花在能把红烧鱼做的色香味俱全这件事情上很有自信”
“小刚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觉得他的篮球技术可以称得上是 ‘一号线詹姆斯’ ”
“新来的哥们儿很有信心,他肯定能够在试用期内把就公司干倒。”
以上是这个词具体的正确、无歧义的用法。
哪里来的自信?
一旦你知道自信到底是什么,你就能更加准确是使用这个词语来评价自身、他人或者整个世界。
掌握“自信”这种技能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反复练习,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
另一种则是,自我对话、自我暗示。
反复练习
反复练习,也可以解释为坚持。练习,这是一个动词,他需要一个宾语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也就是,“练习”这个行为需要一个“对象”。坚持则是一个状态或者行动。长期来看是一个状态,割裂来看也是一个动作、行为。
你需要练习的是,继续学习那些你曾觉得有必要掌握但是当时没能掌握的技能、有必要学习但是没能学到的知识....那些你曾觉得有必要达成的但是没有达成的事情。凡事有必要的,但是你还没有自信掌握的,你都需要坚持下去,重复重复再重复。
比如:
学会做菜
学完《算法》
获得马甲线或者八块腹肌
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
下一次商业演示的时候尽量更少的失误
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以上这些行为中,有你觉得有自信的吗?如果有,你是如何获得的这个自信?欢迎向我留言。
自我暗示
这个就是一个不好衡量的自我激励技巧了,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
远离那些摧毁你自信的人。
自我激励,给自己信心,给自己肯定。
别人都不肯定你的话,如果自己都不去肯定你自己,活着真累。
"这个事情,我肯定可以做好" ,对自己说完十遍之后,就该去好好研究这个事情怎么做。
"我一定可以练出马甲线",对自己说完十遍之后,立马去重复重复再重复
“谁说这本书我看不完?我一定能看完,加油”,赶紧去看书吧。
“好了,请问你哪里来的自信?”
如果你还不清楚,你可能就是蜜汁自信
我知道了答案,这次我可能还是会选择把对方打进医院,我正在锻炼身体,有这个自信。